• menu icon
cens logo

電競經濟起飛 產業新藍海

2017/11/24 | By CENS

經濟日報 記者曾仁凱、陳昱翔/台北報導

亞洲最大電競盛會WirForce 2017昨天開展,國內電競品牌廠包括微星、技嘉和華碩都設攤位吸引玩家目光。 記者邱德祥/攝影
亞洲最大電競盛會WirForce 2017昨天開展,國內電競品牌廠包括微星、技嘉和華碩都設攤位吸引玩家目光。 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際奧會10月底認可「電競賽事確實是運動。」立法院11月初也三讀通過將電競納入運動產業,讓「電子競技」(eSports)媲美NBA、MLB等職業運動,帶動「電競經濟學」正式起飛。

曾幾何時,被視為「不務正業」的電玩,搖身一變成能為國爭光、賺進百萬年薪的新興行業,電競帶來的相關商機有多可觀?根據荷蘭市場研究機構Newzoo調查,今年全球遊戲業(包含遊戲機與線上遊戲)產值約1,089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3.26兆元,商機驚人。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指出,包括電競筆電、電競級滑鼠、鍵盤、耳機等,逐漸成為玩家基本配備,估計2017年全球電競筆電市場規模約780萬台,年成長率約11.2%,而硬體正好是台廠最擅長的領域,對業者而言也是個新藍海。

電競筆電龍頭廠微星認為,電競硬體設備非常講求效能,因為電競賽事的輸贏往往在一瞬間,若螢幕、處理器、鍵盤、滑鼠稍有非電競選手自身的技術性問題發生,就會輸掉關鍵比賽,所以相關硬體的品質要求非常高,連帶也讓產品售價、毛利率水漲船高。

電競板卡大廠技嘉也指出,相較於一般消費者,電競玩家更捨得花錢,同時對品牌的忠誠度也高,因此各家電競硬體廠商都會全力耕耘品牌形象,甚至贊助各項電競賽事,藉此力拱電競產業熱度,讓產業生態圈呈現良性循環。

除了筆電、桌機、主機板等硬體外,電競更大的商機還有遊戲發行、電競戰隊、賽事轉播、商業贊助等,透過軟硬整合,整個電競產業鏈與生態系逐漸成形,市場規模也日益擴大。

另外,電競賽事需要網路連線,遊戲動作繁雜,絕不允許網路停格(Lag),需要穩定與龐大頻寬支援,也讓中華電信等業者開啟了新商機,陸續規劃為電競玩家量身打造的飆網專案。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