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四年砸了150億元 為何台泥快馬加鞭搶進新能源?

2021/04/26 | By 經濟日報

台泥本周宣布砸下1.32億歐元(約新台幣44.7億元),收購歐洲儲能公司Engie EPS六成股權,合計四年來台泥砸下超過150億元在新能源布局,不過,台泥已連三年穩穩賺超過200億元,照理可以高枕無憂,為何還快馬加鞭搶進新能源市場?

台泥是國內水泥業龍頭,也是中國大陸第八大水泥廠,過去幾年,受惠大陸實施供給側改革,淘汰過剩的低階產能,加上大陸水泥業落實錯峰生產策略奏效,整體市場秩序改善,台泥獲利大爆發,已經連續三年大賺超過200億元。

但台泥企業集團董事長張安平並不以此自滿,因為他清楚,現在全世界都在談「碳中和」,而向來一直被認為高污染、高碳排的水泥業,只有加速轉型才能繼續存活。所以2019年底,台泥主動承諾響應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依照聯合國氣候小組IPCC科學家與國際能源署的方法學,制定減碳標準,承諾到2025年,燃料使用的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要減少11%,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要減少32%,去年4月完成目標設定申請,成為台灣第一家完成減碳目標設定的傳產企業。

另外張安平也登高一呼,號召包括法國拉法基(LafargeHolcim)、中國建材(CNBM) 、德國海德堡水泥(HeidelbergCement)等全球40家水泥業標竿企業,共同發起「2050氣候願景」,公開宣示工業界將致力降低水泥及混凝土碳足跡,在2050年前達到水泥產品碳中和最積極目標。(延伸閱讀:台泥攜40家標竿企業 發布全球工業2050氣候願景)

「台泥轉型成為綠色企業不是隨口喊喊,是玩真的」。一位台泥資深主管這麼說。

張安平認為,工業發展必須有足夠的能源電力支持,但如果讓二氧化碳繼續增加,氣候變遷會造成人類的大災難,所以綠能是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唯一選擇,因此台泥跨界,全力投入再生能源市場開發。

台泥集團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台泥綠能,積極探索各種綠能發展的可能性,包括太陽能、風電、地熱、海洋溫差樣樣來。台泥綠能剛在彰化完成陸域風機共14.4MW的併網運轉;去年底與台鹽合作在嘉義打造台灣第一宗進入實質建置的漁電共生案,裝置容量43.4MW;另外台泥綠能也正在台東紅葉規劃建造地熱發電廠,預計容量2MW,最快2023年正式運轉,可望再創台灣第一。(延伸閱讀:台泥啟用全台首座AFC智慧儲能系統 與特斯拉並駕齊驅)

但再生能源發電不穩定,必須搭配儲能才能穩定供電,因此「創能」與「儲能」同樣重要。因此台泥綠能攜手同屬台泥集團的能元科技,去年拿下台電的AFC調頻備轉輔助服務採購標案,本月正式併聯運轉。台泥團隊不但拿下5MW專案,包辦台電對外採購量的三分之一;另外由能元供應鋰三元電池及SMA轉換器等,是得標廠商中唯一多數採用國產設備的團隊,力抗特斯拉(Tesla)、三星、寧德時代等外籍兵團,成為另類台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