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名家觀點】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十字路口

2021/08/03 | By 經濟日報

半導體產業可說是受益於全球化最深的幾個產業之一。然而,COVID-19疫情蔓延,加上美中貿易戰的影響,使半導體成為一個攸關國家安全的產業。不僅中國大陸已宣示將投入高額的資金,打造自主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歐盟、日本、南韓與美國等亦擔心半導體製造過度集中在某個區域或國家,將使自身的經濟發展命脈受制於人,而紛紛以國家力量介入半導體產業發展。

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簽署的第一項行政命令,便是責成四大關鍵供應鏈相關主管機關,就半導體製造/先進封裝、大容量電池、關鍵礦產與材料、藥品與相關原物料的供應鏈進行盤點,找出美國在這些供應鏈存在哪些風險與弱點。其中,半導體被視為重中之重,為此報告也提出七大對策,希望讓美國半導體製造重回本土,以提高供應鏈的韌性。關鍵百日報告內容由美國國安會與經濟發展委員會起草,搭配加入金融與勞動主管機關的建議;透過上述做法可以看出,美國已將半導體產業政策的討論跟執行,拉高到總統府、國家安全層級。

在這份長達250頁的關鍵百日報告中,台灣罕見地被提到84次,台積電也被點名18次。值得注意的是,報告雖將台灣視為美國的重要夥伴,同時也是不可控的供應鏈風險。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運作將受到更多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台灣半導體產業擁有世界級地位,自然也難免引起國際上的關注。從汽車晶片爆出缺貨以來,許多國際報導都對台灣的半導體發展環境,尤其針對水電供應穩定性提出問題。一時間,國際的關注伴隨著許多壓力,都來到了台灣廠商身上。

面對許多國際報導提出的問題,若要讓各國政府與媒體對台灣半導體業公平對待,我們半導體業者必須適時為自己發聲。同時,我們也倡議台灣政府提出更全面、國家戰略層次的政策,讓半導體成為真正的「核心戰略產業」。

在廣度上,台灣政府可以將傳統主管半導體或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機關,如科會辦與科技部,再加入國防、國安、外交、勞動、財政、教育相關部會的共同建議,達到全面發展;在高度上,也可以對照美國政府的作法,提高半導體產業相關政策的決策層級,以協助強化半導體做為國家戰略級產業的地位。

從關鍵百日報告也可以看出,美國已意識到建立國際標準的重要性。透過自身實力影響科技產業的未來走向,同時也藉由標準的建立能有更多作為,讓自身融入各國的經濟體系中。所以我們也倡議,建議台灣的標準主管機關,可以因應美國國家標準的全球策略,主動來事先規劃對應的方案,與其被動預測,不如主動出擊—國際標準制定,就是引領產業發展方向、創造未來的第一步。

另一方面,倘若從全球化走到全球在地化是一個擋不住的趨勢,半導體業者不妨用更寬闊的心胸跟眼界,到世界各地去尋找機會。畢竟,半導體產業需要世界級的人才,但世界級的人才不會剛好都在台灣。走出去,將台灣人才推向國際舞台,或是讓世界一流人才為台灣公司效力,對台灣的產業發展也是一件好事。

台灣半導體產業不僅是驅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亦是台灣產業的命脈。除了呼籲各國政府在介入半導體產業發展時,能有所節制外,台灣亦應有更主動積極的作為,面對所謂「地緣政治的新常態」。地緣政治已成為影響未來半導體產業發展軌跡的重要因素,在這個關鍵時間點上,我們不僅要想得更深、更遠,而且要動得更快。

(文章轉傳於經濟日報專欄,作者為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路透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