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美中爭霸系列四/美中金融戰合作又競爭 人民幣將取代一哥?

2021/08/13 | By 經濟日報

俄羅斯大力「去美元化」,中國大陸也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美中金融戰是否就要一觸即發? 美聯社
俄羅斯大力「去美元化」,中國大陸也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美中金融戰是否就要一觸即發? 美聯社

美中爭霸升溫,美元霸權也面臨人民幣強權越來越多挑戰。隨著兩強經濟實力接近,金融比拚猶如走在鋼索上的角力,既有合作又處處潛藏危機。

像是,俄羅斯今年3月先主張,與中國大陸之間的原油交易改採本國貨幣和可取代美元的貨幣結算,降低遭美國制裁風險;緊接著,大陸外交部長王毅與伊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談,都提出採購原油要「使用本幣」結算的提議 。

俄羅斯大力推動「去美元化」,中國大陸的「人民幣國際化」腳步也不停歇,美中金融戰是否就要一觸即發?

四位重磅經濟學家均認為,美中不容易開啟金融大戰。左起為大陸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
四位重磅經濟學家均認為,美中不容易開啟金融大戰。左起為大陸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

四位重磅經濟學家均認為,美中不容易開啟金融大戰。左起為大陸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及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

人民幣國際化搭上去美元化 美元霸權地位不保?

經濟日報針對上述問題,訪問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大陸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等海峽兩岸四大總體經濟專家,他們都搖了搖頭。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去年從大陸五大國有銀行之一的交通銀行退休,接受本報越洋電話採訪,他認為,中國不會主動打金融戰,美國也會非常小心。

「我們不能沒有根據的就說,中美之間貿易戰或某某戰打了,接著要打金融戰了。」在連平看來,金融的外部性太強、容易產生羊群效應與蝴蝶效應,而且金融的本質與貿易或科技不同,金融就是流動性,容易失控;貿易是實物、科技是技術,相對可控得多。

連平說:「中美之間的博弈,最慘烈的就是打仗,肯定要避免,第二個如果要說慘烈的話,那就是金融了。」兩大強權若真打起金融戰,很可能引發金融危機,這種「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估計美國與中國都不會做。

台灣的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也持類似觀點,貿易戰、科技戰等可以很快出招,金融領域就算有互有角力,也是持續、緩慢、低調地進行,不會突然宣布很強烈的措施,因為影響深遠,而且怕失控。「假設中國出現金融大波動,美國大概也很難倖免」。

林啟超說,美中的博弈已非1985年廣場協議,美國逼迫日圓升值時的一大一小態勢,而是兩個GDP總量接近、合計占全球逾四成的大個兒在打架,他們打架旁邊的人壓力就很大,打金融戰,重磅後果可能遠比貿易戰嚴重。

以美國為首的七大工業國家(G7),倡議推動建立更好的世界,對抗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 美聯社
以美國為首的七大工業國家(G7),倡議推動建立更好的世界,對抗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 美聯社

憂股市房市泡沫破裂 美中甚至相互合作

在大陸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眼裡,中國與美國在貨幣政策上的利益一致,甚至是在相互合作。他觀察到,好幾次,中國與美國採取行動的時候都一致,不久前才又擔心通膨蠢動會讓中國的房地產與美國的股市這兩大泡沫破裂,一起出手打壓國際原油價格。(謝國忠訪談全文請見此)

謝國忠表示,一國若是貨幣超發,按理債券價格會大跌、幣值也會大貶,會在債市與匯市嚐到苦果。然而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聯準會發了那麼多的鈔票,美國沒崩盤、沒出現高速通膨,核心原因在於,中國長期以來,刻意讓人民幣與美元掛勾、壓低人民幣匯價所致。

中國猶如其他東方國家,早年覬覦美國的龐大消費市場,想賺美國消費者的錢,刻意讓人民幣釘住美元、幅度有限地波動;如今中國變成大國了,經濟高速增長、國際收支雙順差、人民幣利率高於美元,中國當局依舊不願意讓人民幣的匯率正常化,在市場機制下對美元大幅升值。

人民幣無法對美元大幅升值,美元也就不會大幅貶值,超發貨幣者不受市場監管、沒有嚐到苦果、繼續亂花錢,美中於是慢慢走到「妳也大泡沫、我也大泡沫」的路上。

而為了撐住中國的房地產與美國的股市,「她們抱團取暖,最害怕油價暴漲,通脹預期大幅上升的話,超寬鬆貨幣政策就不能維持了,所以前一段時間這兩邊都是合作怎麼把油價給壓下去」。

謝國忠認為,拜登不可能在金融領域對中國怎麼樣,「現在兩個國家的關係是非常怪的關係,相互依賴」。「她們相互之間矛盾那麼大,很多地方變成有仇一樣,這不是同床異夢,而是床上拿著刀相互要砍,但還待在一個床上。妳拿把刀、我也拿把刀,分開來不挺好的嗎。分不開!因為下了床的話可能更慘」。

台灣的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也指出,美國仍會採取非常務實的方式,維持美國人的利益。

美中對金融戰節制,甚至有默契地合作,不代表中國在貨幣地位上沒有挑戰美元霸權的野心。中國2008年開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2013年進一步倡議「一帶一路」,努力讓人民幣變成國際上廣泛使用的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13年 全球排老五

貨幣的功能首推交易媒介,SWIFT最新統計,今年6月底,全球主要金融機構透過SWIFT系統進行支付的貨幣種類,美元占40.6%位居第一,次為歐元的37.9%,第三是英鎊的5.6%,第四為日圓2.7%,人民幣排名第五,占2.5%。

貨幣的另外一大功能為價值儲藏,2016年10月IMF認定人民幣為可自由使用的貨幣,並納入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IMF最新統計,今年3月底,各國央行的外匯儲備當中,占比前五大依序為:美元59.5%、歐元20.6%、日圓5.9%、英鎊4.7%、人民幣2.5%。

相對地,美元在各國外匯儲備的占比,從1998年底、歐元誕生之前的69.3%,23年多來走低了9.8個百分點。

一帶一路問題多 拜登推更好世界對抗

SWIFT與IMF的統計都顯示,人民幣的國際化進度緩慢。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分析,對於國際化這件事情,中國用的方法是,自己找出路,也就是「一帶一路」,讓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多多使用人民幣,進而達到「去美元化」的目的。

不過,中國投資一帶一路國家的基礎建設,卻讓他們深陷債務危機,其中還隱藏不為人知的秘密條款。一帶一路也遭到拜登今年6月宣布的「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計畫挑戰。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說,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未完全對外開放,人民幣目前仍是管制貨幣,無法形成自由流動的迴路,也影響境外投資人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意願,成為人民幣國際化進展的一大阻礙。

林啟超表示,人民幣霸權要有進展,中國要有本事讓石油、商品、黃金的交易,從目前以美元為主,變成改用人民幣計價。「當有一天,石油跟黃金可用人民幣計價,某方面來想,中國還需要這麼多外匯存底嗎?」

中國的外匯存底超過3.2兆美元,美國的外匯存底是零。林啟超說,因為美國根本不需要外匯存底,「我印出來的錢你們就會用。所以,Fed的資產負債表沒有外匯存底,就連黃金的部位都非常少」。「我印出來的錢你們就會用」,這就是美國霸權,也是美元霸權。

過去日圓、馬克、歐元都曾經威脅到美元的地位,但都沒能挑戰成功,人民幣呢?羅瑋說:「至少十年之內還是困難。」這個目前排行老五的貨幣,有取代美元的一天嗎?目前看來依然荊棘滿布。

台灣該怎麼辦

美中博弈,儘管兩岸的總經專家多認為,直接挑金融或貨幣出擊的機率不大,然而影響金融市場的並非只有金融戰,貿易戰、科技戰、外交戰等等,都可能造成金融市場大波動。

也因如此,國泰世華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林啟超提醒,台灣的企業與台灣的投資人都應該做好準備,包括:外匯避險與分散風險,前者已有遠期外匯、換匯換利、匯率選擇權等各種發展成熟的金融工具可以使用。

至於後者,每逢國際出現重大動盪,美元就會變成國際資金的避風港,畢竟美元還是當今全球貨幣裡頭,變現性與流通性都比較高的貨幣,因而林啟超建議台灣的企業與投資人,基於分散風險的角度,還是要持有一些美元資產。

林啟超打趣:「樹上有十隻鳥,開槍打死一隻,還剩下幾隻鳥?可能還有一兩隻,因為聾掉了」,不管剩下幾隻,都不可能是九隻,所以要事先做好準備。美國逐漸走出新冠疫情陰霾,拜登有更多心思處理「中國問題」,他何時要開槍不曉得,但力道可能大過他的前任川普。

林啟超說,以前川普一個人對抗中國,其他已開發國家站在旁邊看一看;現在拜登揪著已開發國家一起和中國打群架,對中國來講局勢比以前更加辛苦。

以香港為例,拜登最近頻頻對香港出招,包括對在香港的美國企業示警營運風險、對中聯辦的七名副主任凍結他們在美國的資產、延長香港居民在美國的居留期限。

林啟超說,這些措施目前還不至於構成重大影響,但誰知道未來三年半,雙方對峙會不會急遽升溫,甚至逼得香港宣布放棄聯繫匯率制度來反制美國。

假設真有這一天,那將是非常大的動盪,新台幣匯率肯定連帶受到影響。

美中爭霸系列文章出刊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