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各國製造業PMI走勢

美歐上月製造業PMI萎縮 美連三個月低於景氣榮枯線

2024/02/19

全球製造業活動以疲軟情勢為2023年劃下句號,因為中國大陸與已開發市場的經濟活動全面疲軟,削弱對貨物商品的需求;從亞洲到歐元區再到美國都同樣黯淡。 標普全球(S&P Global)2日公布的一系列去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都顯示景氣持續放緩,要一段時間才會有所起色,對金融市場過去幾周重新出現的樂觀情緒,構成重大挑戰。 美國製造業PMI最終值比初估值更低,為47.9,連續第三個月低於50。歐元區製造業PMI終值為44.4,較初值與11月的44.2高,但仍低於景氣榮枯線的50,連續第18個月萎縮;一項衡量產出的指數為44.4,雖高於44.1的初值,但不如11月的44.6。這強烈表明歐元區去年第4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應已陷入萎縮,加上官方數據先前公布,歐元區去年第3季GDP縮減0.1%,因此將形成連續第二季萎縮,符合衰退的技術性定義。 在消費者需求不夠熱絡...


機械公會統計,大陸一旦取消關稅優惠,初估第一年影響出口至少一成,金額恐超過百億。 記者宋健生╱攝影

大陸擬中止機械業ECFA關稅減讓 機械公會:衝擊百億元出口

2024/02/17

大陸商務部預告,擬中止機械業適用ECFA關稅減讓措施,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大陸一旦取消關稅優惠,初估第一年影響該產業出口額至少一成,金額恐逾百億元。 根據台灣機械公會最新統計,去年ECFA清單中,台灣機械出口中國大陸金額達28.32億美元(約新台幣880億元),占台灣機械整體出口金額的9.6%,具有指標地位。業界認為,一旦ECFA優惠遭取消,將衝擊產業。 目前已知,ECFA對台灣機械產品關稅減讓一旦取消,衝擊最大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關鍵零組件,包括動力傳動件、控制器、檢測儀器、閥類、真空泵及刀具等;工具機則以數控車床、鑽床、平面磨床、臥式車床及塑橡膠射出機為主。 機械公會調查統計,2022年台灣機械出口總值347.79億美元,其中,ECFA清單出口大陸金額為38.13億美元,占比約10.9%;2023年機械出口總值294.68億美元,ECFA清單出口大陸金額為28...


終止連17黑!台灣機械設備1月出口24.48億美元,轉正成長8.2%。 記者宋健生/攝影

終止連17黑!台灣機械1月出口24.48億美元 轉正成長8.2%

2024/02/16

台灣機械公會今(15)日捎來好消息,表示全球經濟景氣已有逐漸回溫跡象,台灣整體機械設備產業出口在面臨連續17個月衰退之後,終於在1月出口轉正成長,出口金額24.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2%。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表示,由於設備為資本財,設備訂單較整體經濟景氣回溫時間落後,預期在大環境景氣不變下,全年將呈現緩步回升。 不過,今年1月以來,日圓持續大幅貶值。魏燦文重申,若新台幣匯率無法與競爭對手國貶值幅度接近,將嚴重影響我國機械設備外銷訂單的爭取,籲請政府正視。 機械公會指出,1月機械出口24.4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2.62億美元,成長8.2%。以新台幣計算為761.9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0.1%。 1月機械出口值前三大為:檢量測設備4.12億美元、占比16.8%,較去年同期成長33.8%;電子設備3.71億美元、占比15.1%,較去年同期成長23.7%;...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工具機廠元月業績開紅盤

2024/02/16

國內工具機暨零組件廠今年1月營收陸續出爐,其中包括程泰、高鋒、百德及上銀、健椿等大廠,1月合併營收同步年增開紅盤;各家業者對今年景氣不看淡,並多訂出全年營收二位數百分比成長目標。 程泰集團董事長楊德華在農曆春節期間,飛往美國拜訪經銷商及客戶,全力搶單。楊德華說,對於今年工具機產業景氣,他個人並不看淡,尤其3月登場的「台灣國際工具機展」將是亮點,也是觀察指標,廠商接單可期。 楊德華指出,隨著產業庫存已去化差不多,加上航太、電動車、能源、半導體產業逐步回溫,集團今年營收將力拚二位數百分比增長。 瀧澤科董事總經理戴雲錦表示,公司今年在工具機展中將有多款新機發表,其中最大亮點是國內第一台獲得ISO 14955綠色智慧機械認證的車銑複合機,預期今年營運會比去年好,並挑戰二位數成長。 東台指出,目前集團在手訂單逾32億元,終端需求都回來了,今年成長動能來自航太、電動車及能源等...


製造業示意圖。 路透

製造業人力需求 僅增1.3萬

2024/02/16

相較於內需服務業人力需求強強滾,受到全球景氣波動影響的製造業,2024年第1季人力需求顯得相對低迷。勞動部調查顯示,今年第1季製造業人力需求淨增13,468人,是七年來的同期新低。 在疫情期間,因台灣防疫成績佳,加上美中貿易戰帶動供應鏈及訂單轉移,台灣製造業表現全球一枝獨秀,2022年第1季製造業人力淨需求高達近3.3萬人,2022年第2、3季人力需求亦都淨增高達4.3萬人,2023年第1季淨增1.8萬人,但到2024年第1季,再掉約4600多人,來到1.3萬人,人力需求直直落,反映了全球景氣延緩復甦對製造業衝擊。 調查顯示,今年第1季製造業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食品及飼品製造業分別淨增3千人、2千人、1千人。 若觀察職類別,調查顯示,和去年第4季相較,製造業人力需求以「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淨增6,315人最多,「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淨增4,5...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電動車景氣看回溫 零配件和機電台廠擴大布局北美

2024/02/16

時序進入2024年,主要車廠正向看待電動車市場景氣,車用零配件以及機電台廠,持續擴充電動車應用產能,尤其深耕美國為主的北美市場。 全球電動車市場持續成長,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指出,2022年全球電動車銷售量突破1600萬輛,去年可超越2000萬輛,這包括純電動車(BEV)、混合動力車(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以及燃料電池電動車(FCEV)。 從車廠來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預估,去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前5大車廠包括日本豐田(Toyota)、中國比亞迪(BYD)、美國特斯拉(Tesla)、韓國現代起亞集團、大眾集團,其中豐田和比亞迪銷量比重差距縮小不到0.5個百分比。 電動車產業成長可期,行政院長陳建仁日前預估,去年台灣電動車產值估超過新台幣4000億元,2025年估計可成長至6000億元。 日前在台北車展,豐田車輛營業本部長協理劉松山分析,主要車廠積...


市場調研公司Rho Motion的數據顯示,1月全球電動車銷售年增近七成。 歐新社

全球1月電動車銷量年增69%但月減26% 今年看好歐盟需求

2024/02/15

市場研究公司Rho Motion今(14)日表示,全球電動汽車1月銷量年增69%,但是與去年12月相比,下降了26%,反映出德國和法國對於補貼的削減或規定更嚴格,以及中國大陸的銷售遭遇季節性疲軟。 根據Rho Motion的調研資料,全球的全電動車或電池電動車(BEV)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1月達到110萬輛,高於2023年1月的66萬輛。 Rho Motion數據經理萊斯特(Charles Lester)告訴路透,在德國取消補貼和法國收緊補貼之後,德國和法國1月的電動汽車銷量較去年12月下降了約50%。 但他補充說,歐盟新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制將於2025年生效,這代表汽車製造商勢必在今年加強電池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的供應。 萊斯特表示:「真正會刺激銷售的是歐盟2025年的碳排標準。」 以區域來看,1月銷量與去年同期比較,美國、加拿大市場比去年同期增長41%;...


大陸工信部等八部門今發布《關於加速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新華社)

加速傳統製造升級 八部門:2027年數位研發工具普及率超90%

2024/02/15

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今發布《關於加速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具體目標,到2027年,傳統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融合發展水準明顯提升,有效支撐製造業比重維持基本穩定,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工業企業數位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70%,工業能耗強度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3%左右,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超過57%。 《指導意見》開宗明義指出,傳統製造業是中國製造業的主體,也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礎。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是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選擇,是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舉措,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製造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關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構全局。 它說,中國製造業已形成了世界規模最大、門類最齊全、體系最完整、國際...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起步晚而落後歐中 電動車在美銷售成長放緩

2024/02/06

美國電動車銷售成長放緩,從去年10月成長74%掉到今年11月的42%,美國消費者覺得太貴與充電不便,是不願捨燃油車就電動車的一大主因。 華爾街日報引述汽車情報(Motor Intelligence)網站的數據指出,美國電動車銷售成長在去年4月時達76%高峰,但自去年10月後就一路從超過7成的成長率下滑,掉到今年11月只剩42%,雖仍高於整體汽車市場銷售成長,但相較過去幾年明顯趨緩。 雖然車企高層表示,他們相信藉由推出更多價格低廉車款及增加公共充電樁數量,銷量將會回溫,但買車人短期內興緻降低仍給車商帶來壓力,特別車商先前因預期客戶需求會大增而已拉高電動車和電池產量。車企高層將銷售降溫歸咎於電動車價整體仍相對較貴。 另一讓車商頭痛的是電動車在美國銷售分布不均。標普全球汽車(S&P Global Mobility)的數據顯示,全美電動車銷售集中於少數幾個州。 第3季新車...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德國產業界瀰漫悲觀情緒 不看好2024年

2024/02/06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由於地緣政治緊張、財政緊鎖等因素,德國近半同業公會不看好2024年景氣,僅旅遊業等少數產業樂觀展望明年景氣。 科隆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 deutschen Wirtschaft,簡稱IW)訪問全國47個同業公會後指出,受到全球景氣陰霾、地緣政治衝突、能源和物價飆漲、政府財政緊鎖的影響,看壞2024年業績的同業公會多達23個,15個認為將維持平盤,只有9個看好。 由於前景不明,多達22個公會的會員企業打算在明年減少投資,悲觀程度在歷年來數一數二,只有金融危機爆發的2009年比今年更糟。 其中不動產業由於房貸利率水漲船高和建築成本上漲陷入危機;機械業也不看好明年景氣,最近才調降景氣展望;通膨導致消費者買氣低迷,紡織業對未來也感到悲觀。 汽車製造業、旅遊業是少數展望明年樂觀的產業,後者受惠於疫情後復甦,今年景點再度湧現觀光客,明年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