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鋁價今年來疲軟,反映經濟景氣不佳。路透

鋁價暴跌40%後 分析師喊觸底 押乾淨能源需求回升

2023/09/04

鋁價今年來「跌跌不休」,反映全球經濟放緩,不過貿易商、生產商和分析師認為鋁價可能「接近觸底」,原因是他們日益看好新興乾淨能源技術對鋁的需求提升。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期貨基準價格自1月高峰迄今已下跌近20%,若和去年高峰相比則重挫超過40%,主因是歐美經濟疲軟,且中國大陸營建需求欠佳。 不過,許多生產商和貿易商對鋁價的中期看法日趨樂觀,預測電動車和太陽能板製造商對鋁的需求將成長。鋁期貨價格在本月出現金融危機以來最大「正價差」,這代表現在購買鋁,是比未來購買鋁便宜的,也就是反映現貨需求疲軟,但預期期貨價格將比當前走高。 BMO分析師漢彌爾頓表示:「我認為我們正接近鋁價周期的底部。如果需求在未來數周繼續改善,我們可能會擺脫2023年價格低點。」 LME三個月鋁期貨合約價格目前約每噸2,170美元,遠低於去年的每噸3,840美元。 一家大型...


台灣機械公會理監事及專業委員會正、副會長等產業代表近百人與會。台灣機械公會提供

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邁入20年 力推兩岸新能源車供應鏈

2023/08/31

台灣機械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今(25)日在台中、河南同步透過連線方式,召開第20屆「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共同探討全球最夯的新能源車生產技術。機械公會呼龥兩岸機械業者創造產品獨特性,形成優質供應鏈,共創雙贏。 新能源車已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中國大陸並於6月間第四度宣布減免新能源車的購置稅,以提振民間消費需求,支持新能源車的產業發展。 為此,今年邁入第20年的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以「兩岸新能源車產.業融合發展」為交流重點,由兩岸在新能源車發展相關的企業與研究單位等, 就兩岸機械工業與新能源車的產業發展現況提出報告,尋求兩岸機械業者在新能源車產業上,找到合作發展的契機,共創雙贏。 台灣機械公會與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自2004年在台北召開第一場「海峽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起,就約定每年輪流主辦交流會,透過交流會來架構兩岸在機械產業的合作發展,今年兩會透過連線,分別在...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機械業 搶搭陸順風車

2023/08/30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昨(25)日表示,台灣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喪失了契機,只有在供應鏈的方面,機械業能夠參與。「今年聚焦在新能源車的產業融合發展。希望在大陸新能源汽車發展同時,台灣的製造業能夠搭上順風車,帶領台灣一些行業,配合新能源的產業能夠一起跟大陸合作,一起打拼。」 台灣機械工業公會和中國機械工會,從2004年開始進行互訪交流,今年邁入第21年,在此前三年皆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而改為線上會議。 不過今年台灣機械公會旗下的144家廠商,即將前往德國的漢諾威,參加9月18日舉辦的歐洲工具機展,因此今年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參加仍然是採用線上舉行。 魏燦文在兩岸智慧裝備製造中原論壇暨兩岸機械工業交流會透過視訊指出,今年4月参加北京工具機展,對大陸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和充電樁裝置越來越普及印象深刻。 對於全球機械的展望,台灣機械工業公會祕書長許文通認為,雖然美國升息的政...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陳建仁:我國已躍升智慧機械 更是鍍金的兆元產業

2023/08/24

行政院長陳建仁今(23)日指出,台灣機械業已從「精密機械」躍升為「智慧機械」,現在更是鍍金的「兆元產業」,經濟部也完成產業創新條例的修法,提供史上最高的研發及設備投資的抵減,並透過「穩經營、留人力、助升級、注資金」等推動主軸,針對中小企業提供低碳及智慧化升級轉型補助,期盼大家團結一致,讓台灣逐步強化高階製造能力,成為全球製造業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陳建仁今天出席「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及同期展會聯合開幕典禮時表示,此次大展共有來自智動化、模具、電腦輔助成型、三維列印、全球商貿運籌、物聯網、冷鏈、雷射科技應用、流體傳動、機器商業等十個公協會共襄盛舉,集結眾多領域的應用展示,呈現不同規模的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趨勢,以及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的軟硬體設備系統整合方案,整體內容相當豐富、精彩可期,他要祝福此次展出順利圓滿成功,各家業者訂單滿滿。 陳建仁...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機械業外銷訂單連17黑 喊電價調幅減半

2023/08/24

經濟部公布7月外銷訂單統計,機械業外銷訂單連17黑,排名末段班,廠商接單慘兮兮,連帶營運大幅衰退。 台灣機械公會昨(21)日為廠商請命,強烈建議政府將機械設備業納入電價調幅減半的行業別中,以減輕業者負擔。 經濟部公布,機械業7月份外銷訂單金額14.7億美元,月減9.2%、年減24.6%,為自去年3月以來連續17個月衰退;尤其,衰退幅度僅優於礦產品及化學品業,排名倒數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貨品類別的動向指數中,受查廠商對於8月接單與7月比較的看法,機械業指數僅43.8,排名最後(動向指數小於50代表預期下滑),顯示廠商對接單未來景氣展望普遍悲觀。 另外,機械公會也統計,台灣機械7月出口值26.45億美元、年減21.7%,為連續12個月衰退;累計前七月出口值170.14億美元,亦較去年同期減少19.4%。 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政府將2022年下半年度與...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研究:中國製造在歐洲正逐漸排擠德國製造

2023/08/22

中國製造的機械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愈來愈有競爭力,在歐洲占有率不斷提升,逐漸排擠德國產品,對這個傳統工業大國造成壓力。 位於科隆的「德國經濟研究所」(Institut derdeutschen Wirtschaft)最新報告顯示,2000年歐盟進口的機械和汽車等高附加價值產品有2.5%來自中國,到了2022年已經提升到13%。 相較之下,來自德國的比例從17.7%降到15.5%,「中國占比成長時,德國經常跟著下滑」。 報告執筆人馬蒂斯(Jürgen Matthes)分析,高昂的能源費用是德國產品在歐洲市場失去競爭力的主因。 此外,中國政府從頭到尾補貼整個產業價值鏈,「從勞動力、資金、土地、原物料、初級產品到直接的補貼、減稅和慷慨的出口補助」。 今年年初歐盟從中國的進口略為下滑,馬蒂斯指出這只是短期現象。 他認為,由於中國科技迎頭趕上,即便創新產品也成了德國...


受到基建、地產業等下游需求疲軟,加上出口階段性承壓,7月大陸挖機、裝載機銷量持續築底。(中新社)

大陸基建、地產業不振 7月工程機械業連帶遇「冷」

2023/08/17

受到基建、地產業等下游需求疲軟,加上出口階段性承壓,7月大陸挖機、裝載機銷量分別年減29.7%、19.2%。分析認為工業機械設備要回暖仰賴基建行業增長,預計銷量將在第3季有一定程度回升,減速可能放緩,要實現正增長仍需要一段時間。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公布數據顯示,2023年7月挖機銷量,大陸國內年減44.7%,出口年減13.8%;7月裝載機部分,大陸國內年減25.8%, 出口年減9.74%。 挖掘機通常也被視為觀察基建、地產行業的晴雨表。財聯社報導,一位從事工程造價諮詢的業內人士透露,現在要拿到新項目訂單有難度,除了重大項目正常開工外,很多中小項目都因為資金問題處於「停擺」和半停工狀態,一個幾十萬的小單都有幾十家公司參與競標爭搶。 頭豹研究院工業行業分析師常江分析,地產行業需求幾乎釋放完畢,樓市消費低迷直接導致地產企業開工意願較低。此外,隨著上半年各地存量項目相繼動...


台灣機械7月出口值26.45億美元、年減21.7%,已連續12個月呈現衰退。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機械7月出口26.45億美元、年減21.7% 連續12月衰退

2023/08/15

台灣機械公會今(9)日公布台灣機械設備7月出口值26.4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1.7%;累計前七月出口值170.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9.4%,以新台幣計價約5,209.00億元、年減14.4%,顯示全球景氣持續低迷。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魏燦文指出,受全球經濟景氣持續不佳影響,機械設備採購保守,台灣機械出口自去年8月以來,已連續12個月呈現衰退,所幸衰退幅度有略為縮小。 魏燦文不諱言,今年美、中兩大市場需求趨於保守,連帶使得台灣出口減少;不過,隨著進入製造業投資旺季,加上目前開始串起AI商機對出口的推波助瀾,以及科技新品推出,預期後續出口應可緩慢止跌回升。 公會統計,前七月機械出口值前三大依序為檢量測設備26.90億美元、占比15.8%,較去年同期減少4.0%;電子設備26.25億美元、占比15.4%,較去年同期減少13.1%;工具機15.14億美元、占比8....


台灣近年機械出口金額與目的地發生變化,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分析,機械近幾年出口金額變化主要受到國際經濟景氣循環,與貿易戰、疫情等突發重大事件影響。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灣機械出口中美 一消一長 占比僅差0.3百分點

2023/08/11

台灣近年機械出口金額與目的地發生變化,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分析,機械近幾年出口金額變化主要受到國際經濟景氣循環,與貿易戰、疫情等突發重大事件影響;在出口目的地上,從近期掌握數據與資料來看,因供應鏈轉移與大陸中階機械產品競爭力快速增加,未來台灣機械對大陸出口金額占比持續下降機率極大。 熊治民指出,台灣機械出口2019年受美中貿易戰影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導致出口金額明顯下滑;2021年及2022年因資通訊、半導體需求大增,促使國際廠商增加機械設備投資,並帶動台灣機械產品出口金額在這兩年明顯增加。 台灣機械業跟全球經濟景氣高度相關,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王忠慶表示,美聯準會以透支未來資源的寬鬆貨幣政策挽救疫情經濟,導致通膨高居不下,而近期升息政策致使高利率影響企業投資意願。熊治民提及,2022年下半年後受全球通膨影響,導致2023年1~5月,台灣機械產品出...


台灣機械出口在2019、2020年負增長後,2021年美中貿易戰促成廠商到大陸以外設第二生產基地效應發酵,出口出現報復性反彈正增長27%,2022年又現疲態,僅增長2.6%,2023年以來各月都是兩位數負增長態勢。(本報系資料庫)

廠商外銷放緩 留意關稅影響

2023/08/09

台灣機械出口在2019、2020年負增長後,2021年美中貿易戰促成廠商到大陸以外設第二生產基地效應發酵,出口出現報復性反彈正增長27%,2022年又現疲態,僅增長2.6%,2023年以來各月都是兩位數負增長態勢。展望台灣機械出口後市,專家分析須注意「關稅」的影響。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認為,台灣沒有與主要機械出口國家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導致國際市場銷售成本較競爭國家(如中、日、韓)高,特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生效,一旦簽署國之間關稅漸降至零,對未來台灣機械產品拓展有比較大的壓力。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深分析師王忠慶認為,最理想的狀況就是《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重啟談判,假如未來有機會重啟談判,將更多台灣產品納入,雖然台灣也要同等開放,但對七成為出口的機械業來說,「利大於弊」。此外,大陸業者跟台灣做生意時還有「附加好處」,像是有很大機率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