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碳費2026年5月如期開徵 估算徵收對產業經營影響非常小

2025/04/15 | By

業界希望暫緩徵收碳費,環境部長彭啓明昨(14)日表示,減碳是一個趨勢,要掌握這個機會轉型才有綠色競爭力,所以會從幫助企業有綠色競爭力的角度來做,估算碳費對產業經營影響非常小,目前仍會如期在明年5月開始徵收碳費。

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新政衝擊世界各國,府院也展開產業之旅,傾聽業者聲音,包括鋼鐵、扣件等業者都呼籲政府緩徵碳費,不過彭啓明昨日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仍會如期上路。

環境部要求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以上的排碳大戶,應於2026年繳交碳費,一般費率為每噸碳新台幣300元、若提出減碳目標,另有優惠費率,分別為每噸100元、50元。

彭啓明表示,以中鋼為例,去年營收為3,600億元,以2022年排放來推估排碳量約1,790萬噸,因為鋼鐵為高碳洩漏風險產業、同時也提出減碳目標,因此費率為每噸100元,據此試算出中鋼要繳碳費約3.6億元,占營收的1%。

彭啓明說,在國際上排碳稅費約占4%至5%左右,因此推估出來的國內碳費比例其實占營收非常低,也不會影響到中鋼的產品價格。

至於扣件業符合繳納碳費2.5萬噸門檻的業者只有一家,推算該業者差不多要繳納約18萬,由於該業者排碳量剛好跨過2.5萬噸門檻,他認為,如果該業者再稍微投入節電,也許有機會可不用繳交碳費。

彭啓明強調,台灣好不容易推動「排碳有價」,且碳費制度在整個產業經營中,所占比例是非常小,所以目前預計仍是會如期進行,但同時仍會爭取預算來輔導產業,協助產業在減碳速度上快一點,減碳愈多、繳費愈少,且碳費是明年5月才要繳,現在有機會的話,也會積極爭取預算來協助業者減碳、加速減碳工作。

彭啓明分析,美國川普政府對氣候變遷政策有很大轉變,但全世界其他國家還沒有太大變化,從政府立場來看,「讓大家都活著是最重要的,活得下去才能做淨零工作」,因此不會設下高門檻讓企業無法生存。(經濟日報 記者邱琮皓/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