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最新年報 水泥之外兩岸及歐洲減碳增綠都有新突破
2025/05/05 | By 經濟日報台泥近日公布今年最新股東會年報,該公司積極推動減碳增綠的綠色轉型,不僅在全球水泥事業上展現成效,今年起在綠能、儲能、充電站及電池等新能源事業都將有新進展。台泥2日表示,包括台東地熱併網6月完成,葡萄牙、 南歐、大陸及台灣都將在第1、2季有新的儲能系統與快充站的建置。
台泥年報指出,2024年各國經濟及金融結構差異,導致經濟和通膨表現出現分歧。美國和歐元區受益於通膨放緩、勞動市場壓力緩解以及人工智慧(AI)相關產品需求強勁,整體經濟復甦表現優於預期。然而,地緣政治風險,如俄烏戰爭持續、中東緊張局勢升溫以及美中貿易衝突升級,削弱了經濟樂觀的預期。
在大陸方面,2024年由於消費和投資依然疲弱,儘管官方陸續採取了強力的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包括增加基礎設施支出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經濟壓力,但能否維持長期效果仍有待後續觀察。
所幸台泥受益於歐洲及土耳其水泥市場的獲利貢獻,2024年整體獲利較前一年度顯著提升。公司事業版圖擴展至11種產業及14個跨國市場,實現收入結構多元化,成功降低了對兩岸水泥市場的依賴。
展望2025年,台泥表示,為迎接碳價時代到來,台泥企業團也推出一系列低碳建材產品,包括低碳水泥、低碳混凝土,以及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自2024年起在台灣製造之卜特蘭石灰石水泥取得正字標記認證(符合CNS15286 規範)並全面開始推廣銷售,台泥自2026年起將在全球範圍內僅生產銷售包括卜特蘭石灰石水泥等低碳水泥產品。台泥已於2024年在台灣取得卜特蘭石灰石低碳水泥的碳足跡認證,並計劃於2025年取得碳標籤認證。
在綠能布局上,台泥目前在嘉義光電案除嘉義漁光二期22.1MW 專案已完成50%的建置,另50%亦於2024年底取得縣府核發的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農許使用同意函。該專案正向能源署申請施工許可,並計劃取得許可後四個月內完成併網。鄰近布袋港之龍江段 50MW 室外型及 10MW 室內型漁電共生專案,分別於2024年12 月17日及12月30日取得能源署核發的籌設許可,目前進行農業容許審查作業中。
其他再生能源發電方面,2024年度在彰濱線西工業區內擴展的9MW 風電二期已於2024年4月完成所有機組的併網。新的陸域風場案-新北市石門風力發電項目亦已著手進行環評作業。在地熱發電方面,台東延平地熱併網時程預計2025年6月完成。
儲能是台泥能源產業鏈布局中的關鍵一環。截至2024年止,經由子公司 NHOA Energy 及台泥儲能於歐洲、美洲、澳洲、大陸及台灣等地區所投入全球建置容量合計約 2.5GWh。其中台灣地區包括自建與協助企業團內建設總計已有 170MW的E-dReg儲能系統投入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在該市場中占有39.4%的份額,正在建設中的另外25MW E-dReg 儲能系統也於今年第1季開始運營。
台泥儲能積極推動儲能系統的應用,除將已開發的 EnergyArk1000 儲能系統應用於台灣市場外,2024年並於歐洲義大利建成第一個示範案場,且於葡萄牙另有兩個案場、以及大陸一個案場在建中,預計今年第1季投入使用。
台泥儲能將繼續推動EnergyArk 儲能系統與快充站的結合使用,且將於今年第2季末起於南歐及台灣結合新的 EnergyArk400,為包括台灣及南歐的電網韌性、城市及企業的能源轉型提供支持,為電動車車主提供快速穩定的充電服務,台泥儲能在台灣及大陸共建立了12個充電站,Atlante也在歐洲建立超過1,300個充電站及 5,300個充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