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5月出口373.6億美元,年增3.5%,連七個月正成長。圖為高雄港貨櫃碼頭。 聯合報系資料庫

5月出口連七紅 成長3.5% 6月估持續向上

2024/06/13

財政部昨(7)日公布最新外貿統計,5月出口373.6億美元,年增3.5%,連七個月正成長;進口313.1億美元,年增0.6%。出口表現雖略遜於預期,但財政部官員表示,已見傳產貨類有復甦的嫩芽,將改善過往資通與視聽一枝獨秀、美國獨強的不對稱出口狀況。 累計前五月出口1,851.4億美元,年增 9.1%;進口1,536.9億美元,年增3.2%。前五月進出口規模值皆為歷年同期次高。 展望6月,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受惠於AI商機,6月出口預估連八紅,出口值將來到375億至385億美元,年增16%至19%。 5月出口連七紅。蔡美娜分析,有三個主要有利因素,包括全球景氣維持平穩復甦的步調、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新興商機持續火熱、以及供應鏈存貨慢慢回步到較健康水準,回補庫存的需求出現。 「雖然有利因素,但也有下拉力量。」她指出,外在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再加上過去這段時間影響客戶...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機械業喊話政府 政策引領升級創新局

2024/06/12

七駿科技公司董事長李啟樂帶領七駿科技不斷發展壯大、因出任臺灣切削刀具研發製造協會理事長的角色,也肩負促進台灣刀具業整體健康發展的重任。 李啟樂對政府長期以來對企業投資設備支持舉措表示感謝,但針對中國片面停止台灣134個稅目產品ECFA關稅減讓的政策,及中國在開發中國家的低價競爭行徑,他強調指出:「政府要我們市場分散,其實就是表明離開那個市場。希望政府用補助政策,幫助根留台灣的企業發展創新高附加價值產品,轉往已開發市場銷售。」 李啟樂表示,台灣有三大產業,第一是電子業,主攻先進國家歐、美、日;第二是機械業,主要市場是開發中國家;第三是服務業。政府一直要業界分散市場,但是卻沒有給企業任何的支援補助方案,對岸政府對高新科技設備補助卻給予大力支援。中小企業做高端市場才有利潤,但這些設備製造商都是在德、瑞、日等國,政府應該思考如何輔助企業去添購新設備去創新研發高附加價值產品。 中...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機械設備5月出口微減

2024/06/12

台灣機械公會昨(11)日發布機械設備5月出口值25.52億美元、年減0.8%;值得注意的是,出口排名第一的電子設備,5月及前五月出口同步成長,公會指出,AI商機及電子設備可望成為帶動台灣機械設備出口的火車頭,引領產業發展方向。 機械公會指出,機械設備累計前五月出口值115.41億元、年減3.7%;以新台幣計算約3,662.60億元、年增0.2%。 今年前五月機械出口值前三大依序為電子設備19.54億美元、占比16.9%,年增5.1%;檢量測設備18.65億美元、占比16.2%,年增1.4%;工具機8.81億美元、占比7.6%,年減16.1%。 前五月機械出口國前三大依序為美國27.88億美元、占比24.2%;中國大陸27.52億美元、占比23.8%;日本8.56億美元、占比7.4%。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台灣機械設備5月出口25.52億美元,月增13.5%、...


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科會關注AI科技最新趨勢,再以政策協助各產業運用AI科技,未來將促進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圖/國科會提供

國科會:將促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

2024/06/11

國科會去年啟動「推動各產業導入生成式AI先期計畫」,調查個行業對生成式AI的需求與規劃,相關團體今天舉辦「AI生成.無限可能」2024 GenAI產業高峰論壇,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科會關注AI科技最新趨勢,再以政策協助各產業運用AI科技,未來將促進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推動產業創新。 吳政忠指出,先前歷時4年的「台灣AI行動計畫」,培育超過3.3萬名AI應用人才、成就48.7%企業部署AI。如今「晶創臺灣方案」及「推動各產業導入生成式AI先期計畫」將集結政府跨部會資源、產學公私部門能量,促進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 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於2024年《十大戰略性科技趨勢》指南中預測,隨AI導入門檻大幅降低,未來三年內,全球企業採用AI技術的比例將由目前不到5%,急遽攀升至80%以上。 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表示,數位部將依循科技願景與策略推動,今年將先...


Evercore分析師表示,特斯拉要進入到下一波大幅成長階段,可能會比華爾街想的還久,可能要到2027年。 美聯社

分析師:特斯拉可能要三年後才有戲唱了

2024/06/07

Evercore分析師參觀過特斯拉德州工廠後表示,這家車廠距離下個大幅成長階段可能還要很多年,而且會比華爾街假設的還要久。 彭博資訊報導,Evercore分析師Chris McNally等人11日在報告中表示,特斯拉愈來愈像是要到2027年才有戲唱了。McNally質疑,該車廠俗稱Model 2的更平價車款,在最好的情況下可能是在2026年生產50萬輛,而非市場共識的逾100萬輛。 特斯拉11日早盤開高走高,一度漲逾3%,不過截至上周五(8日)收盤,特斯拉今年來跌近30%,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馬斯克身價也隨之蒸發400億美元,只比Meta執行長祖克柏多70億美元。祖克柏身價從2020年11月至今始終與馬斯克保持一大段距離。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先前表示,該車廠正處於「兩個大幅成長波段之間」,Model 3和Model Y撐起第一個波段,而第二個波段將從一輛更平價的新世代...


車市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車市好旺掛牌數超預期 市場看好本月有望再衝高

2024/06/04

車市買氣旺,5月掛牌數優於預期。交通部昨(3)日公布5月車市掛牌量,單月達41,477輛,雖因去年同期基期較高而年減2.4%,但較4月則增12%;累計前五月總市場掛牌數190,916輛,年減0.8%。 車市原本預估5月掛牌數約4萬輛,業界指出,5月掛牌數量增,關鍵之一是進口車來車充足,推升單月進口車占比高達50.5%,明顯優於國產車的表現;預期6月的量能會比5月更好,有望突破4.4萬輛。 據了解,車市原本對5月期待較低,原因之一即5月是傳統報稅月,會排擠到各家庭的開支預算,尤其出量屬於高價商品,會被優先排除。 不過,從5月的掛牌數字來看,今年台灣整體汽車市場表現不受報稅影響,進一步究其原因,跟這一波股市資金潮或有正面相關。 業界指出,5月進口車品牌大量交車,進口品牌如BENZ、BMW、VW等大量到港,因為首季紅海危機導致船舶全球大繞行,近期終於再到一波,也一次彌補...


最新數據顯示,受利率居高不下影響,美國製造業景氣意外加劇萎縮。圖為明尼蘇達州在滑雪車工廠生產線工作的工人。 (路透)

美國5月製造業 PMI 加劇萎縮 歐亞維持復甦動能

2024/06/04

最新數據顯示,受利率居高不下影響,美國製造業景氣意外加劇萎縮,但出口需求連三個月增加,同時歐元區製造業持續復甦,亞洲維持擴張態勢,全球經濟復甦腳步可望維持穩健。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3日公布,5月製造業指數意外降至48.7,連續第二個月低於象徵景氣榮估線的50,也是三個月最低,新訂單次指標降幅為2022年6月來最大,暗示高利率限制企業設備投資之際,美國製造業難以凝聚動能。 不過,5月新出口訂單次指標走高,為過去四個月來第三度升高,製造業就業也好轉。 標普全球公司(S&P)同日發布的歐元區5月HCOB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最終值升至47.3,景氣雖為連續第23個月萎縮,但有復甦跡象,新訂單次指標攀抵2022年5月來最高,評估經濟產出的綜合PMI也升至47.3,為14個月高點。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家魯比亞認為,這可能象徵歐元區製造業及將擺脫去年4月來低...


台灣機械產品在大陸市占可能流失,廠商獲利與競爭力跟著縮水。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機械業要有過寒冬準備 在對岸市占恐流失

2024/06/04

大陸宣布中止ECFA對台灣機械產品早收關稅優惠,台灣機械公會感嘆:「最不樂見的結果還是發生了」,公會初估,相關衝擊除了8%到10%關稅優惠沒了,最嚴重的是台灣機械產品在大陸市占可能流失,廠商獲利與競爭力跟著縮水。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全球政經局勢不穩,日圓、韓元持續貶值,如今ECFA又中止對台灣機械產品關稅優惠,無異雪上加霜。業者也說,大家要有過寒冬的心理準備。這幾年,ECFA要中止傳言不斷,台灣機械業分散出口市場,對大陸出口比重由2021年占比30.9%,下滑到2023年23.5%。 機械公會分析,2023年機械類產品與ECFA清單中對大陸出口金額約28億美元,若產品關稅由0%恢復到8%至10%,預估會對台灣相關廠商出口競爭力或利潤率造成影響,原受惠相關設備在大陸的市占率初期可能下滑4%至5%,影響出口值約減少1.1億至1.4億美元,占總體機械出口值0.5%左右。不過...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圓持續貶值 機械公會理事長表示…高階訂單都被日商搶光

2024/06/04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台灣工具機的生存空間真的愈來愈小。」日圓持續貶值,台灣工具機高階機種訂單都被日商搶光了,中國大陸中低階機種又低價傾銷,台灣工具機產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嚴峻危機。 莊大立不諱言,其實不只日圓,韓元也連貶好幾年,公會接獲不少會員廠商反映,表示愈來愈多歐洲代理商改賣日本機、韓國機,東南亞代理商「開始嘗試」賣大陸機,台灣工具機優勢正逐漸流失,讓大家很氣餒。 莊大立最在意的是,台灣工具機近幾年積極往高階複合機轉型升級,但在日圓大貶無情打壓下,所有努力幾乎付諸東流。 莊大立指出,過去台灣工具機與日本工具機約有二至三成價差,這讓台灣工具機在國際市場保有競爭力,隨日圓持續貶值,目前雙方價格幾乎一樣,「在兩者之間選擇,有誰還會買台灣的工具機?」 台灣工具機今年前四月出口值7.0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4.6%;4月出口1.72億美元,更較去年同期減...


海運四大效應爆發,全球出現大塞港,其中,上海、新加坡等全球前兩大港擁堵問題為三年來最嚴重。圖為上海港口。(路透)

四大效應爆發 貨櫃海運恐爆斷鏈危機...將推升運價續漲

2024/06/03

海運四大效應爆發,全球大塞港。貨攬業界指出,海運近期有四大問題一齊出籠,包括新一輪美東勞資協議將屆、大陸擴大出口南美、以哈戰事加劇、缺櫃危機延長等,新加坡、上海等全球前二大港正面臨三年來最嚴重塞港,醞釀疫後首波斷鏈危機。 國內指標航商證實,現在不僅歐洲塞港,亞洲的新加坡同樣面臨塞港狀況;內部主管也接連指出,亞洲各港口堵塞狀況是三年來最嚴重的。對此,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對於全球大塞港問題都不表樂觀,牽動運價恐續漲。業內人士引述外電指稱,全球第二大貨櫃港新加坡的壅塞已達臨界點,導致供應鏈危機迫在眉睫。對此,新加坡港務集團(PSA Singapore)認為,這情況短期無解,「波動恐持續下去」。 亞洲貨櫃諮詢公司Linerlytica在最新報告中警告稱,港口擁堵問題再次困擾著貨櫃市場,新加坡成為最新的瓶頸。報告指出,這個世界第二大貨櫃港口的停泊延誤時間已長達七天,過去只要半天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