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據統計處今(24)日公布數據,3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9.69,年減14.5%、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21.33,年減15.2%,均為「連七黑」。經濟部統計處提供

3月工業、製造業生產指數「連七黑」 製造業復甦再等等

2023/04/27

3月工業、製造生產指數持續衰退,雙雙達到連續七個月負成長,但跌幅已比較預期好。對於製造業是否「觸底反彈」,經濟部統計處表示,傳產庫存調整已逐步到位,但高科技業仍在去化庫存,且台積電也延後庫存去化期程,製造業要復甦還要再等等。 據統計處今(24)日公布數據,3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19.69,年減14.5%、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21.33,年減15.2%,均為「連七黑」。 昨日也同步公布第1季數據,第1季工業生產指數為112.02,年減14.7%;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13.56,年減15.3%,連續第二季衰退。 統計處預估,4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超過16%,短時間內難有翻轉,預估陷入「連八黑」。 統計處上月預估3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恐年減二成,實際卻撐在約15%,是否可解讀製造業已觸底反彈?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說明,優於預期兩大原因是雲端需求強勁,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比現...


國發會於2022年3月及12月分別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及「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設立明確目標加速發展再生能源,風電及太陽光電為發展主軸。報系資料照

政策加持 機電族群商機旺

2023/04/27

各國政府對縮減碳排放的行動加速提升,如4月18日歐洲議會剛表決通過包括修改碳交易市場機制、2026年起對進口歐盟的高碳排商品課徵碳稅立法等法案;國發會於2022年3月及12月分別發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藍圖」及「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設立明確目標加速發展再生能源,風電及太陽光電為發展主軸。 政府持續積極推動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並推出「台灣離岸風電政策三階段目標」,分別為:第一階段示範獎勵(至2020年,目標容量237.2MW)、第二階段潛力場址(2021年~2025年,目標容量5.7GW)、第三階段區塊開發(2026年~2035年,目標容量20.7GW)。 截至2022年底,累積僅完成188座風機,併網1.4GW;2023年將隨新冠疫情影響趨緩、各國管制解除,缺工問題獲得解決外,國內供應鏈學習曲線也隨著時間而逐漸成熟上升,預估今年風力發電的併網量上看1.8GW,年增...


2022~2024 年全球鋼鐵需求預測(世界鋼鐵協會/提供)

世界鋼鐵協會預測全球鋼鐵需求成長持續加速

2023/04/25

世界鋼鐵協會4月18日於維也納召開2023年度理事會特別例會(SGM),會中提出2023年與2024年全球鋼材最新需求預測,2023 年全球鋼鐵需求成長上修至 2.3%、約為 1,822.3百萬噸,較去年10月預測1.0%提高1.3個百分點,2024 年預估成長 1.7%,成長持續加速。 一、鋼需低谷已過,復甦勢頭增,但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1. 能源危機、烏俄戰爭、高利環境、通膨及高庫存仍是2023年鋼鐵產業所面臨的主要困境,但整體負面因素較去年減少。全球鋼鐵需求的低谷已過,在中國大陸全面解封帶領下,東亞經濟逐漸增溫,帶動鋼鐵需求復甦。 2. 展望2024年升息循環估將終結,供應鏈正常化可望進一步推升鋼鐵需求,但貨幣緊縮的滯後效應及通膨反覆升溫,可能對經濟造成長期影響,預估未來數年全球鋼鐵需求成長幅度仍不如疫情之前水準。 二、全球鋼鐵需求預測 1. 2023...


銅價看漲,但部分原因在於開採項目有限,這使得獲利能力也受限。路透

銅價看漲 可能站上每噸1萬美元大關 但產業面臨雙面刃

2023/04/21

信貸緊縮和成長放緩並非是有利的商業環境,但即將召開年度盛會Cesco Week的銅產業顯然並不悲觀。 在企業高管、銀行家和交易員紛紛來到智利首都聖地牙哥之際,支撐他們保有信心的是銅庫存降至18年來最低, 不足應付一周消費之需,主要反映出中國大陸的重新開放和供應不穩,這是不確定性席捲全球市場,銅價相較於大部分金屬卻仍能維持不墜的重要原因。 全球最大上市銅礦商Freeport-McMoRan的執行長Richard Adkerson說:「就近期展望而言,對我們生產的需求持續保持強勁。」 較為長期的展望甚至更加樂觀,商品市場分析公司CRU集團預測銅價將走高,從現在的每噸約9,000美元漲破10,000美元。 隨著新礦床愈來愈貴而且開發難度增加,主要礦產商紛紛轉向以併購交易來追求成長。業界對加拿大礦商泰克資源(Teck Resources)執行長Jonathan Price...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關鍵原物料出口限制加嚴

2023/04/19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表示,在2009~2020年期間,全球對關鍵原物料實施的出口管制,增加了四倍以上,可能對全球經濟造成相當大衝擊,並阻礙各國政府減少碳排放的努力。 OECD 11日公布的研究報告發現,以全球出口價值來看,全球電動車和再生能源所需的鋰、鈷和稀土等原物料,約有10%面臨至少一項的出口管制,「這些措施對全球經濟的整體衝擊可能相當大」。 在這段期間,中國大陸、印度、阿根廷、俄羅斯、越南和哈薩克是實施新出口限制數量最多的六個國家。這些措施最常採取出口稅(38%)的形式,其次是許可證的要求(22%),而非配額管制,因為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規定,設置數量上限通常是被禁止的。 這份報告說,對礦石等上游領域的出口管制,增加速度比其他領域還快。 另外,在這20年間,關鍵原物料已愈來愈集中在某些國家生產。例如,在十種生產最集中的原料中,就有六種在中國大...


去年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達達到1076億美元,再創新高。圖為艾司摩爾公司員工組裝光刻機。(路透)

SEMI:2022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再創新高

2023/04/19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 SEMI)今(13)日公布2022年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金額,年增5%,達到1,076億美元,再創新高,中國連三年奪冠。 中國地區設備投資雖放緩、較前一年減少5%,仍憑藉總額283億美元,連續三年拿下全球最大半導體設備市場寶座;第二大市場台灣則增加8%、達到268 億美元,連續四年走揚;韓國設備銷售減少14%、降為215 億美元。歐洲及北美地區半導體設備投資皆大幅成長,前者激增93%,後者也有38%的成長;日本及全球其他地區銷售額也都呈現成長態勢,分別為7%和34%。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分析:「2022年半導體製造設備銷售額創歷史新高,主要歸功於業界推升晶圓廠產能的強大力道,以支撐如高效能運算和汽車等關鍵終端市場的長期成長與創新需求。此一亮眼數字也展現各地區為使半導體供應鏈在未來能不受疫情衝擊等挑戰影響,所投入的投資和決心。」 ...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衝刺電動車 經濟部擬4年投入50億補助研發

2023/04/18

經濟部技術處台灣移動研發聯盟主題館今天起進駐「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展出18項車輛電動化與智慧化的專案成果,包含與28間國內外廠商合作,催生3家新創公司。經濟部表示,未來4年規劃投入新台幣50億元,補助電動車與智慧車電領域研發。 經濟部技術處發布新聞稿表示,台灣移動研發聯盟(mTARC)主題館於12至15日進駐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現場展出科技專案成果,相關技術已與六和機械、中華汽車、成運汽車、為昇科、光陽工業、台塑貨運等廠商合作,並催生了3家新創公司,已陸續接獲國內外訂單,助產業進攻電動車與智慧車電市場。 經濟部技術處簡任技正張能凱致詞時表示,根據研調機構資料,因應全球淨零轉型,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產值較前一年成長63.6%,預計2037年電動車銷量將超越燃油車,全球產值上看2.1兆美元。 他指出,技術處在2022年推動了300件技術合作案,衍生產值超過百億元,未來4...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陸新能源車 今年銷量看增三成

2023/04/06

大陸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昨(2)日在「2023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表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將達到850萬輛,實現30%左右的增長,在增速逐步放緩、出口增長較強的態勢,大陸汽車產銷未來必然突破4,000萬輛。 崔東樹指出,城市汽車消費將以增換購為主,高端化將成為發展重要推動力。 崔東樹表示,目前純電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已占到15%,加上混合動力總體佔到20%,二八分的格局已建立,而且純電動車發展的速度愈來愈快。 在大陸國內外市場分布方面,崔東樹介紹,大陸純電動車在歐洲、東南亞市場獲得良好表現;國內市場則面臨北京普及率過高,而中小城市、新興市場普及率過低。意味有錢才有普及,而非以需求帶動,「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沒有得到有效的匹配」他說。 此前,據另一大陸汽車銷量單位中汽協在今年1月作出的預測,該協會指出,2023 年大陸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超過900萬輛。 中國電...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 信心指數降為五年來最低

2023/03/17

KPMG安侯建業今(14) 日發布《2023全球半導體產業大調查》,訪問了全球151位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對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展望。儘管過去全球半導體市場面臨人才短缺、地緣政治風險、利率上升等不利影響,導致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降為五年來最低的指數,但受訪者表示因車用晶片需求大幅增長,且多數產品的半導體短缺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因此仍然對半導體收入成長抱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八成以上受訪者認為2023年半導體產業營收將會成長 在市場與經濟環境受到通貨膨脹、利率上升等負面影響之下,全球半導體產業環境出現挑戰。根據調查結果,2023年半導體產業信心指數為56分,儘管如此,半導體產業的長期生存能力依舊強勁,面對過去不利的影響,仍有超過八成(81%)的半導體產業高階主管預估他們的企業在未來一年營收將會成長,並且有23%的受訪者預期營收漲幅將超過20%。 KPMG科技、媒體與電信產業...


海岬型貨船。(本報系資料庫)

散裝船海岬型運價 近月暴漲6.7倍

2023/03/16

大陸解禁澳洲煤礦,加上全球解封後的原物料需求,近期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漲勢持續,其中,海岬型運價帶頭衝,今年2月中下旬海岬型船日租金最低來到2,246美元,目前現貨運價是1.75萬美元,換言之,不到一個月運價暴漲逾六倍,漲幅達679%。 法人指出,目前第2季海岬型船期貨價格已經突破2萬美元,而從當前日租金1.75萬美元來看,近期現貨運價即有望挑戰2萬美元大關。國內主要航商包括裕民、新興、慧洋等均是散裝指標航商,船隊規模大且齊全,因此最受惠。 BDI指數昨(15)日收1,603點,小漲1%;海岬型指數(BCI)則收在2,104點,與前日相對持平。 根據最新BCI指數,近一個月運價漲幅兇猛,近期,在全球市況的帶動下,各種散裝船舶日租金一起漲,包括巴拿馬型、輕便型的日租金的近月漲幅分別為105%及101%。 隨著解封後大陸各大公共工程開始推動,新財經政策加速經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