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台灣機械公會昨(10)日發布,台灣機械產業11月出口值24.51億美元,月增2.6%、年減1.4%;累計前11月出口值266.59億美元、年減0.6%。據經濟部統計,機械業外銷訂單7月起已連續四個月成長,預期產業後續發展將緩步上升。 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指出,因應川普2.0新的挑戰正逐漸浮出檯面,未來美國的高關稅與美國製造優先,將是台灣商品出口的挑戰,產業宜儘早布局以分散風險。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理事長陳伯佳認...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今天預期,機械業後續外銷訂單將緩步上升,美國市場將逐漸升溫;不過因應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2.0新變數,未來美國高關稅與美國製造優先,將會是台灣商品出口挑戰,影響範圍需持續觀察,公會建議,產業宜盡早布局分散風險。 工具機公會引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分析指出,川普2.0政策即將上場,可能掀起新一波高關稅與貿易戰;不過高關稅政策可能壓縮台灣出口至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但隨著製造業逐步移回美國,同時也可能為台灣工具機產業帶來新...
新任國科會主委吳誠文22日表示,未來國科會的任務是,將台灣科技經濟發展成功,擴及到整個產業,「均衡且快速」成長,他將與經濟部、教育部等跨部會合作,預計3個月內提出產業智慧化、數位化行動計畫,他也點名,首先鎖定工具機轉型為智慧製造。 吳誠文今日舉辦媒體見面會。吳誠文表示,他專長接近半導體領域,對台灣高科技產業也有相當認識。他受總統賴清德邀請入閣,有一大重要任務,除護國神山「半導體」撐起經濟支柱,也要使科技經濟發展成功,讓全民及...
根據TrendForce最新研究,在2025年各機器人大廠逐步實現量產的前提下,預估2027年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望超越20億美元,2024年至2027年間的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54%。其中,服務型機器人受惠於生成式AI技術,對市場的吸引力將顯著提升。 從技術發展重點分析,現行軟體平台著眼機器學習訓練與數位孿生模擬,整機型態則聚焦協作機器人、移動式機械手臂與人型機器人,以適應多元環境與人機合作互動。目前美、中廠商積...
台中市潭雅神工業廠商協進會理事長黃耀德:近年來全球工具機需求下滑很大,讓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台灣所處的中階市場,因為受到高階降級及低階向上擠壓,造成各企業極大的競爭壓力,加上地緣政治與日圓貶值影響,讓工具機產業陷入困境,面對這些結構面的問題,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進行產業升級與機台美學提升來增加國際競爭力。 台灣工具機面對現在的困境,不論是大中小企業,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過建置FMS、導入TPS或進行數位轉型。該協會積極協助會員將供應鏈...
隨著AI、感測器、材料等技術突破與成本下降,加上勞動力短缺的影響,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正加速發展,並積極導入場域試驗,以證明人形機器人的潛在利益與商機。近2年尤其以美、中兩國發展較受矚目,DIGITIMES 分析師林欣姿認為,未來5~10年人形機器人將迎來爆發性成長,至2035年將創造近260億美元產值。 林欣姿提到,從近期發展狀況來看,美國和中國是人形機器人發展的兩大主要國家。美國在技術研發方面領先,中國則在市場規模和政策支...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昨(25)日表示,傳統產業復甦腳步不一,機械、鋼鐵已傳出好消息,雖不是百花齊放,但已不再是全部往下掉,「已開了幾朵花」。 台經院昨日發布10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93.12點,呈連續第五個月下跌。不過根據主計總處資料,第3季國內投資財生產量增19.8%,機械設備投資、營建工程與智慧財產投資均呈成長,孫明德認為,「傳產正在投資,代表廠商對未來訂單可期,顯示傳產景氣已在變化。」 談及...
台灣工具機產業面對全球震盪多變的政經局勢,加速「數位化」與「低碳化」是主要解方,而AI、5G等數位科技運用是達成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數位、淨零雙轉型將是工具機產業競爭力表現的新典範。 觀察近年趨勢,以生成式AI的發展最受矚目。生成式AI可透過大量資料學習訓練,依據輸入資料,自主產生新的資料內容。輸入與輸出資料類型可包括文字、語音、圖像、影像、程式碼、3D模型數據等。目前生成式AI模型建構,主要方式之一是透過生成型預訓練變換模...
面對嚴峻的氣候變遷,極端高溫愈趨頻繁,各國祭出許多碳排政策,積極因應全球暖化問題。歐盟2021年劃下第一道氣候防線,在「2030減碳55%包裹法案」中,宣布2026年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進口商須購買CBAM憑證來繳交碳稅;美國清潔競爭法案(CCA),也於2024年開始對國內外製造商徵收碳關稅。 台灣的製造業在國際舉足輕重,動輒牽引全球產業供應鏈,也是地球村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政府已於2021年制訂「2050淨零排...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21日表示,為協助傳統產業轉型,將以投資產業再造基金、修正企業併購法雙管齊下進行,由民間成立的「產業再造基金」已完成募資18億元,並已向國發基金提出投資申請,將能成為國發會推動傳產轉型的投資工具。 此外,劉鏡清也提到,國發會除了參與基金投資,也已與財政部展開溝通,研議修正企業併購法,強化稅負優惠。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1日審查國發會及所屬單位預算案,多位立委關心國發基金用於傳產轉型的情況,如工具機、螺...
為協助中小企業打世界盃,國發會近日提出輔導產業成立控股公司的構想。在與控股相關公協會討論過後,預計以工具機產業先行,後續則納入大健康產業、資服業、車用電子業、水五金產業等。工具機大廠和大(1536)集團董事長沈國榮對此全力支持,並指出政府應加速訂定產控條例,以及補貼企業成立規模至少300億元的推動基金。不過,進一步探討,成立產業控股公司僅對大企業有利,還不如鼓勵並輔導企業研發轉型。 控股公司通常不製造、不銷售任何產品或勞務,...
台灣機械公會昨(11)日發布機械設備10月出口值23.88億美元,月減1.3%、年增2.1%;累計今年前十月出口值242.1億美元、年減0.5%,年減幅逐步收斂。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表示,整體機械產業有緩步上升趨勢,全年出口力拚持平。 莊大立指出,近日美國總統選舉結束,不確定因素消除,未來全球景氣可望回溫,因設備為資本財,將有利企業投資。 10月對美國出口呈現正成長,加上美國總統大選結束,預期未來出口美國將可望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