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開始申報繳交憑證費用,台灣今年針對2.5萬噸碳排大戶開始徵收碳費,用電大戶規定年節電量平均1%,加上近年工業電費調漲等因素,產業界對於節能減碳需求與做法,急需政府輔導及協助進行。 由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辦單位,台灣產業服務基金會執行的114年度「低碳轉型輔導說明會」高雄場,日前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南館舉行,會中特邀台灣iPAS淨零碳...
2025年車市氛圍轉趨保守,業內預期,兼具環保優勢且沒有里程焦慮的「油電車」逆勢崛起成為車市主角。其中,和泰車2024年油電車銷量逾4.8萬輛,占油電車的41%,預期今年油電車需求持續增溫,和泰車將成最大受惠者。 油電車在2023年占整體市場約20%,2024年一口氣躍增至26%,業界認為隨著電動車的需求減緩,油電車正快速成長,再加上愈來愈多品牌加入油電車款,今年有機會衝上三成,成為車市的主流產品。 依據監理所的掛...
面對全球競爭,台灣工具機及零組件廠多角化布局,從AI機器人、電動車、航太、新能源到半導體領域,持續向高值化發展。而工具機產業化身科技業推手,向國際AI、半導體加值聯盟邁進。 尤其,近幾年台灣工具機業者強攻半導體設備,包括東台、百德等已切入並與國際大廠結盟。 友嘉集團工具機事業群董事長黃威翌表示,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近幾年在國內外持續擴大投資設廠,帶動相關供應鏈的設備需求,尤其台積電宣布加碼1,000億美元投資美國...
第30屆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昨(3)日登場,賴總統致詞時表示,近幾年工具機和機械業受到疫情、地緣政治變化等諸多挑戰,但今年展覽盛況空前,可見產業「愈冷愈開花」,政府會透過投資抵減、設備或專案補助等,協助企業行銷全世界。 賴清德提到,下一世代是全面智慧化、無人化時代,機械及工具機業一定要轉型,包含無人機、智慧製造、電動車、航太,以及半導體、軍工產業、安控產業、低軌衛星、機器人等領域,都需要機械與工具機業共襄盛舉,台灣經濟產業才有辦...
外貿協會、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昨(3)日登場,貿協董事長黃志芳表示,今年全球有90個國家、4,000多位買主預登參與,尤其烏克蘭有重建大商機,是台灣工具機、非紅供應鏈的機會。 黃志芳指出,國際地緣政治對台灣機械業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商機,製造業重新整合的新需求與在地化需求,就會不斷的出現,尤其美國總統川普提出「重建美國製造業」政策,工具機將成為關鍵需求,特別是台灣具有「非紅供應鏈」的優勢。 針對俄烏停...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2月27日表示,隨美國總統川普政策明朗、俄烏戰爭可望停火,加上台北國際工具機展等三大利基助攻下,機械產業有機會於第2季底築底,第3季景氣明朗逐步向上,預期今年機械整體出口與產值可望年增5%至10%。 首先,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將於3月3日登場,國內外參展廠商1,030家、使用6,110個攤位,不僅規模空前,並針對半導體、綠能、電動車、航太及智慧醫療五大應用領域,展現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與跨界製造實力,商機可期...
路透報導,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表示,該公司預計3日與美國總統川普會面,討論在美國的投資計畫。華爾街日報則引述知情人士說法報導,台積電打算未來四年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川普預計3日稍晚宣布這項計畫。 業界解讀,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應是對川普「美國製造」政策善意回應,也可望避開川普原本要對台灣晶片製造課稅的問題,並進而擴大承接蘋果、輝達、高通、超微等美系大客戶訂單。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已開始量...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研發主題館3日在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登場,主題館整合了工業技術研究院、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三個法人單位,展出24項高階工具機關鍵技術,並已成功導入國內工具機廠商及終端製造業者。 其中,工研院與台灣光罩(2338)共同開發的全球首創「H型鋼構雷射銲接技術」,突破過去50年來長期使用電弧/灌鐵砂填料的銲接生產方式,將原本的產能提升五倍,大幅減少銲接時間及能源消耗,...
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3日開幕,逾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展位,外貿協會動員海外62個駐點洽邀買主,預期吸引來自全球超過90個國家約4000名國際買主來台觀展,包括來自日本、墨西哥、巴西、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的參觀團,以及歐洲擠壓鋁切割與加工領域的領導品牌Fom Industrie、擁有百年歷史的全球頂尖德國製造商EMUGE-Werk Richard Glimpel GmbH & Co. KG、加拿大製造與機械加...
貿易逆差是美國總統川普一大經濟煩惱,2024年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達到1.2兆美元,刷新紀錄。根據統計,美國去年與100多個國家商品貿易呈現逆差,以對中國大陸的逆差最多,台灣名列亞太第三、全球第六,意味台灣也很可能被川普政府研擬的對等關稅措施盯上。 美國去年對中國大陸的商品貿易逆差達到2,950億美元,占整體逆差24%,但逆差額已從2018年4,180億美元的高點下滑。為縮小美中貿易逆差,川普繼2月稍早對中國大陸輸美產品加徵10...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原訂2026年正式上路,但因其複雜性和為了降低財務風險,而有延後1年上路的消息。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最新的歐盟CBAM簡化方案日前推出,內容包含年排放50噸以下企業無需履行CBAM義務,以及CBAM憑證延期至2027年2月1日等。 為促成淨零碳排,歐盟CBAM旨在進入歐盟的高碳排產品於生產過程中排放的碳定價,並鼓勵非歐盟國家以更友善環境的方式進行工業生產。CBAM於2023年試辦,至2025年為...
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昨(27)日表示,隨美國總統川普政策明朗、俄烏戰爭可望停火,加上台北國際工具機展等三大利基助攻下,機械產業有機會於第2季底築底,第3季景氣明朗逐步向上,預期今年機械整體出口與產值可望年增5%至10%。 首先,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將於3月3日登場,國內外參展廠商1,030家、使用6,110個攤位,不僅規模空前,並針對半導體、綠能、電動車、航太及智慧醫療五大應用領域,展現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與跨界製造實力,商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