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工研院科技煉金 挖循環商機

2017/08/31 | By CENS

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當堆積如山的廢液晶面板和廢輪胎無處可去,將對環境造成何種衝擊?為此,工研院響應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倡議的「城市採礦」,採用科技煉金術,成功地翻轉城市廢棄物,再創循環商機,包括讓面板華麗轉身,將廢面板變黃金;以獨到的廢輪胎再生技術,達到降低對進口天然膠的依賴等。

工研院材化所所長彭裕民表示,20世紀是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時代,卻也形成大量浪費。進入21世紀後,面對資源匱乏、氣候異常,如何能兼顧節能減碳、資源再利用的技術,成為產業界追求的新課題。

他指出,台灣是面板製造大國,製程中廢棄的不良品為數不少;同時,人們拋棄的舊顯示器、液晶電視等,集中掩埋重創環境的後遺症驚人。於是,工研院與環保署合作,研發出廢液晶回收純化技術;也將廢面板製成「奈米孔洞玻璃吸附材料」,轉化成處理電鍍廠重金屬廢水的利器,技術領先全球。

台灣面板廠製程中淘汰的廢液晶面板,一年高達5,900公噸。工研院開發出全球首創的廢液晶螢幕處理再利用技術,並將其中高價的廢液晶回收純化技術,分別技術移轉面板雙虎群創及友達,應用於生產線上回收廢液晶,年回收量約可達5,900公斤,相關商機上看數億元。

由於液晶在製程中容易被汙染,導致廢棄液晶大增,連續式液晶萃取系統,將回收後純化的液晶,製成新的液晶螢幕,無論解析度、畫質及亮點等都與市售新品相當。環保署統計,台灣廢液晶面板回收再利用,每年約可創造4億元商機。

工研院材化所副組長洪煥毅表示,連續式液晶純化技術讓面板廠剩餘的液晶透過純化後,重新回到生產線上使用,不須掩埋處理,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相關技術已先後技轉面板大廠,於廠內自行回收液晶;產能規模較小的面板廠,則是委由工研院代為回收純化再利用。

據環保署統計,台灣每年淘汰廢液晶面板多達5,900公噸,製程中產生的下腳料、民眾使用後廢棄電視機、筆記型電腦、電腦螢幕等,都有極高的再利用價值,若能經過適當回收處理,約可回收5,900公斤廢液晶、590公斤的銦錫氧化物、5,015公噸廢玻璃,相當於4億多元的原料產值。

洪煥毅表示,針對廢液晶面板回收占99%最大宗的廢面板玻璃,則是製成奈米孔洞玻璃吸附材料,成為最佳的重金屬吸附劑,相關七項專利已完成布局。目前已在彰濱工業區的電鍍專區,進行實場化的驗證作業,回收各類重金屬,將有助於徹底解決國內外重金屬廢水、土地汙染,並一併解決廢面板玻璃的去化問題。

經濟日報提供
經濟日報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