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丹麥基金來台 攻離岸風電

2017/05/12 | By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台船切入風機風機供應鏈,要做「套筒式」(Jacket)海底基礎建設。 丹麥商務辦事處/提供
台船切入風機風機供應鏈,要做「套筒式」(Jacket)海底基礎建設。 丹麥商務辦事處/提供

由永傳能源和台船合作的福海離岸風電籌備處昨(11)日宣布,由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接手其三座離岸風場開發計畫,永傳及台船換得風機國產化的獨家供應權,以及未來運轉維護商機,這也意味著離岸風機國產化正式啟動。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Jesper Holst)表示,CIP團隊在歐洲已有18個離岸風場開發經驗,台灣是CIP在亞洲的第一個據點。保守估計三座風場開發投資金額將達1,800億元。

侯奕愷也估計,光是風機製造產業鏈本土化就能替台灣創造近千名就業機會。

未來離岸風機商轉20至25年,期間每500MW(百萬瓦)的裝置容量,每年約需70名運轉維護人員。

政府2025年離岸風電開發目標是3GW(10億瓦),能源局日前已開放彰化36塊潛力廠址供開發商申請,所有業者都還未通過環評,只在「插旗」階段,但龐大商機已吸引各家土洋業者搶進,被形容成「八國聯軍」。

儘管永傳能源、台船合作的福海離岸風電籌備處已「插旗」27號、28號與A場址共三座風場。但離岸風機技術以及落實國產化還得借重國際經驗,因而三方一拍即合。侯奕愷也同時宣布,經CIP牽線,台船也與丹麥鋼構製造商Bladt Industries簽署合作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