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多元綠能發威 離岸風電穩定前行

2025/05/15 | By 經濟日報

臺灣2023年離岸風電排名全球第七 2024年新增量為民主國家第一

為達成我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及呼應全球減碳趨勢,經濟部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致力發展多元綠能,以提升我國能源自主及能源韌性,確保能源供應穩定。

在綠能多元發展的願景下,經濟部擴大綠能布局,除優先推動技術成熟的離岸風電及太陽光電,同時積極布局地熱及小水力發電,打造更穩定且具競爭力的能源結構;並規劃至2050年,讓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到60%至70%目標。

目前在政策驅動下,臺灣再生能源發展已有顯著成果。截至去(2024)年底,我國再生能源累計併網容量已達21 GW,相較2016年底大幅增加16 GW,展現出強勁的成長趨勢。

政府自2012年起推動離岸風電政策,依「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開發策略,穩步向前推動。儘管在2021至2022年陸續遭受新冠疫情、俄烏戰爭、國際原物料上漲等困難與挑戰,致影響離岸風場的建置進度,然在政府、國際開發商與本土供應鏈的努力下,克服相關挑戰,我國已成功完成7座離岸風場建置,累計安裝374座風力機、總裝置容量達3.04 GW。

依據全球風能協會(GWEC)統計,我國離岸風電設置量於2023年已名列國際第7位;並依彭博新財經(BNEF)報導,2024年臺灣離岸風電單年新增併網量達1.783 GW,是除中國外世界排名第一,我國顯已成為民主國家中離岸風電的領頭羊。

經濟部表示,在臺灣海域後續尚有海龍二號、台電二期、大彰化等離岸風場將陸續併網,經濟部將持續與中央各部會、地方政府及離岸風場開發商積極溝通與協調,確實掌握各風場建置進度並適時協助排解遭遇難題,以期2026年達成離岸風電累計裝置容量5.6GW目標。

此外,我國現已穩健邁入離岸風電「區塊開發」階段,預計將於2026年至2035年間每年釋出1.5 GW容量,未來將創造具經濟效益的風場規模。

目前經濟部已分別完成「區塊開發」第一、二期選商作業(裝置容量合計5 GW),預期透過離岸風電設置長期穩定的市場需求,促進臺灣離岸風電產業永續發展。

展望未來,臺灣將持續推動能源技術創新及國際交流合作,穩步成為世界離岸風電領航角色,為全球能源轉型與淨零排放目標貢獻力量。(經濟部能源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