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製造業生產連18紅 製造業全年拚兩位數成長
2025/09/25 | By 經濟日報經濟部昨(24)日發布8月工業生產指數117.36、製造業生產指數118.22,雙創歷年同月新高,分別年增14.41%及15.48%,皆呈連18紅。經濟部預估,在AI需求強勁帶動下,今年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將再創新高,且達兩位數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芳表示,因AI、高效能運算需求持續,加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挹注,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穩健提升,表現優於預期。
相較於科技產品,傳產受關稅衝擊,例如工具機、水五金等,基本金屬及化學品則受全球產能過剩影響,以及未來經濟不確定性,生產疲弱。
展望未來,她分析,AI應用商機持續熱絡,未來可望帶動半導體先進製程及高階伺服器等相關供應鏈續呈增產,製造業生產動能強勁,預估9月製造業生產將年增15%至19%;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16.8%至19%。
她表示,只要AI需求持續,以目前情勢來看,今年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有望創新高紀錄,「只是成長率多少」。經濟部初判,成長率有望逾一成,成長率要逾兩成則「有難度」。
AI需求商機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經濟部統計,8月製造業生產各業中,電子零組件業年增31.52%,其中積體電路增產35.86%。
電子零組件及積體電路指數,雙創歷年單月新高,皆呈連20月正成長,表現超級搶眼。
此外8月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生產則創歷年同月新高,主要受惠AI商機需求不墜及半導體產業投資動能續強,年增3.8%,呈連26月正成長。
傳產方面「烏雲」罩頂。經濟部指出,8月機械設備業生產年減1.24%,結束連十月正成長,由正轉負。主因上年同月廠商配合交貨期程墊高比較基期,加上今年客戶下單相對保守,致輸送機、線性滑軌、螺絲螺帽機械、齒輪等產品減產;惟受惠半導體產業大廠積極擴增產能,挹注半導體生產用設備及零組件、自動化倉儲設備等產品續呈增產,抵銷部分減幅。
外界關注汽車產業,情況亦不妙。
8月汽車及其零件業生產年減11.95%,連六月負成長。主因汽車用電燈組及其他汽車零件等產品訂單縮減,加以燃油小型轎車、客貨兩用車因車市買氣保守觀望而續呈減產,惟隨油電新車改款上市刺激市場需求,加以客運車輛電動化政策推行,帶動電動轎車、電動大型客車產量持續成長,抵銷部分減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