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台灣金屬機電產業正走上關鍵的轉型之路!面對國際市場與淨零碳排的全球趨勢,工研院長期投入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整合服務,致力引領金屬機電產業由製造端邁向數位化、智慧化與低碳永續的新境界。 工研院在今(114)年針對金屬機電產業的16條供應鏈,推動導入共通資料交換標準與能源監控工具,成功促成百家以上的企業,從單打獨鬥走向上下游共聯共創的供應鏈整合模式。整體來說,也就是從一家工廠、一條產線的優化,擴展至整體聚落的連動,打造出高效率、高韌性...
螺絲產業受到大陸、東南亞低價衝擊,面對美中貿易戰,大陸低價單轉來台灣,台廠在存亡之際接單而被迫進入「價格戰」,然而這種走回頭路的短期獲利模式,業界直指,將會對台灣扣件業帶來長期且負面的影響。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低價競爭對產業直接影響就是獲利能力下降,即使訂單數量增加,但由於單位獲利降低,企業整體營運仍可能惡化。 尤其當業者習慣透過降價搶市場,整體產業的價值將逐步下滑,難以維持原有的技術優勢,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價值更...
2022年底,歐盟宣布「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首批碳關稅課徵對象中,螺絲螺帽等扣件名列其中。台灣作為全球扣件第三大出口國,減碳壓力大增,但國內逾九成螺絲業者是中小企業,應對CBAM宛如「越級打怪」,相當吃力。 上下游聯手越級打怪 「我們很了解如何做出客戶要的螺絲,卻很難掌握ESG、低碳這一塊新知識。」華盛螺絲總經理黃國豪說。 不過,CBAM宣布碳關稅名單後約半年,在支撐全台七成扣件產能、有「螺絲...
中鋼(5)日與螺絲業者舉行產銷聯誼會,釋出明年第1季螺絲、手工具原料的棒線新價格「必漲」訊息,關連上市鋼廠春雨、聚亨等有機會順勢提高報價,期待激勵市況回溫。 中鋼業務副總劉敏雄表示,中鋼預定下周開出明年首季棒線盤價,會全面綜合考量許多因素,包含客戶競爭力及接單能力等,棒線漲價勢在必行。 螺絲業景氣低迷期已長達一年,尤其近半年出貨量下降,整體衰退約25%。根據統計,今年前十月台灣螺絲類產品出口量約106.5萬公噸,預估全年恐...
中鋼董座翁朝棟秋節前給員工的一封信,揭示中鋼正腹背受敵。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昨(26)日特別寫給同仁一封信指出,中鋼當前內外銷同時面臨量、價雙重困境,腹背受敵,今年營運恐面對建廠以來最大挑戰,全體必須戰戰兢兢應對。 翁朝棟說,2021年中鋼創下建廠以來獲利新高紀錄榮景,但2022年下半年起,潮水迅速退去,鋼市出現急凍景象,迄今情勢依然險峻,身在第一線的所有中鋼人,不容有絲毫鬆懈。 說到今年的挑戰,翁朝棟認為,主因美中對抗、全球...
在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安全考量等三大因素下,台灣近年在美國進口市占率擴增,近兩年(2021、2022)皆躍升為美國第八大進口市場,主要歸功於電腦相關產品、積體電路等貨品。 美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向來是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口國,財政部表示,在歷經商品關稅制裁及全球新冠疫情肆虐,2019年、2020年美國總進口規模連二降,隨後迎來強勁復甦,2021年、2022年分別成長21.5%、14.7%。 台灣則受惠於美中貿易戰...
隱形冠軍發威,台灣螺釘螺栓在美國進口市占持續穩居第一,且市占率呈現增加趨勢,與排名居次的中國大陸拉開差距。 財政部表示,近十年美國螺釘螺栓進口以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居前三大來源,不過市場占比互有消長,其中我國螺絲產品持續朝高值化發展,加上美中貿易戰助攻,市占率從2017年32.5%提升至2022年的39%,呈現成長趨勢。 排名居次的中國大陸,2017年螺絲產品市占23.3%,2022年下降至20.8%,台灣與大陸差距拉大,領先...
中鋼市研專家綜合評估後發現,近期全球總體經濟發展態勢有利鋼市復甦,買家有更高的採購自信,尤其鋼鐵原物料行情向上,各種跡象顯示,鋼市下半年有機會迎來一波榮景。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國際鋼鐵景氣在需求端,受惠於國際通膨降溫,而俄烏戰爭對經濟負面影響收斂,導致能源價格大幅回落,有效加速歐美經濟回穩轉佳。 近期主要經濟體製造業景氣陸續重回擴張區間,中國大陸全面解封,推動大規模 「擴大內需」的產業經濟振興政策,帶動剛性與補庫存需求。此...
財政部今(26)日發布統計專題指出,在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風險、供應鏈安全考量等三大因素下,台灣近年在美國進口市占率擴增,近兩年(2021、2022)皆躍升為美國第八大進口市場。 表現較亮眼的貨品包含積體電路、螺釘螺栓、電動自行車。在積體電路方面,台灣高居美國第二大進口市場,僅次於馬來西亞,主要受惠於邏輯IC需求增加及記憶體市場挪移。 隱形冠軍螺釘螺栓在美進口市占持續穩居第一,且市占率呈現增加趨勢,與排名居次的中國大陸拉開...
《氣候變遷因應法》已在日前公布施行,確定將啟動碳費徵收機制。除此之外,該法也為「碳權」交易規劃藍圖,值得關注。就此,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提醒在碳訂價時代,企業透過減碳取得碳權,勢必成為新的商業模式,今年初歐盟碳權價格每公噸飆破100歐元,更凸顯出碳權的經濟價值。建議企業認識相關法規,以掌握碳權交易的綠色商機。 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莊植寧指出,目前全球的碳權交易標的可大分為allowance和credit兩種型態。例如...
大陸解禁澳洲煤礦,加上全球解封後的原物料需求,近期波羅的海運價指數(BDI)漲勢持續,其中,海岬型運價帶頭衝,今年2月中下旬海岬型船日租金最低來到2,246美元,目前現貨運價是1.75萬美元,換言之,不到一個月運價暴漲逾六倍,漲幅達679%。 法人指出,目前第2季海岬型船期貨價格已經突破2萬美元,而從當前日租金1.75萬美元來看,近期現貨運價即有望挑戰2萬美元大關。國內主要航商包括裕民、新興、慧洋等均是散裝指標航商,船隊規模大且...
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將試行,經濟部工業局長連錦漳分析,CBAM上路後恐對金屬扣件、製品等中小企業衝擊大,為協助廠商因應國際趨勢,政府將偕同工總與地方公協會等力量,協助業者建立碳管理機制。 連錦漳今天與媒體交流,談到當前綠色供應鏈趨勢,他認為,大型企業較有資源因應碳盤查、碳中和等工作,然而淨零並非單一廠商可以辦到,大廠必須擔任領頭羊角色,「以大帶小」方式教導下游供應商。 他估計,1家中心工廠至少要帶10家下游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