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研調機構DIGITIMES分析師江明謙今天表示,2023年歐洲以74.4萬座公共充電樁成為全球僅次於中國第2大市場,占比逾18.5%,歐盟未來兩年每年新增數達20萬座,2025年將達成100萬座目標。 江明謙透過新聞稿指出,歐盟執委會(EuropeanCommission)遵循「歐盟綠色政綱」(The EuropeanGreen Deal)建議2025年歐洲道路應布建至少100萬座公共充電樁,以滿足當地電動車(EV)車主充電需求...
近年來隨著國內汽車部件廠熱衝壓技術(Hot Stamping)的成熟運用,搭配超高強度汽車用鋼優異的成形加工特性,熱衝壓鋼材在車體安全結構件領域的應用範圍及比例逐漸提高,以歐美廠牌汽車如例,每部車約使用4% 至15%熱衝壓部件,可幫助車體減重10至30公斤。中鋼(2002)近期成功開發熱衝壓成形AO (Anti-Oxidation,抗氧化)塗層材汽車用鋼,包括15B22及15B36兩項產品,此鋼材經過熱衝壓及模內淬火後可獲全麻田散鐵組...
市場研究業者Rho Motion在13日公布,全球包含純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內的電動車銷售在10月年比成長35%,所有地區的銷量都上揚,其中以中國大陸市場的電動車銷售躍增54%最為強勁。 數據顯示,全球10月電動車銷量達到172萬輛。其中,中國銷量達到120萬輛;在美國和加拿大,電動車銷量年比成長11.4%至16萬輛;歐洲銷量為26萬輛,雖較去年同期略增,但較9月減少14%。全球其他地區的電動車銷量成長10.9%。 ...
純電動車發展初期以特斯拉一家獨大,隨著愈來愈多傳統燃油車加入戰局,特斯拉在台灣電動車市場的市占從最高九成多至今降至四成,愈來愈多的品牌加入,選擇變多,整體電動車市場持續擴大,如今已成為電動車的戰國時代。 2019年台灣純電動車總掛牌數3,394台,其中有3,147台來自特斯拉,其餘少量來自納智捷、BMW,隨著時間的推移,2020年時特斯拉增加至5,818台,雙B、奧迪和保時捷少量加入市場,此時的特斯拉占整體電動車的比重都還超...
因總體經濟與汽車產業結構的改變,疫後台灣零組件產值出現明顯增長,工研院更預測,2024年可持續達成3.4%的成長率;此外,電動車市場滲透率與自駕車技術成熟度持續提升,預期也將帶動另一波車用電子成長商機。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智慧車輛與系統研究部分析師李國昶進行「汽車電子暨汽車零組件產業回顧與展望」專題演講時指出,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在供應鏈斷鏈與高通膨環境之總體經濟環境影響下,促使台灣汽車零組件產值出現明顯成長,2023年台灣汽...
人工智慧、高速運算與雲端資料服務等需求持續強勁,激勵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經濟部昨(23)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99.51,年增11.22%,製造業生產指數為99.4,年增12.11%,皆為連續七個月正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因AI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增,對半導體高階製程及伺服器等供應鏈需求暢旺,加上進入歐美年終消費旺季,預期製造業生產持續呈正成長,全年更可望維持兩位數成長,將可擺脫過去兩年負成長走勢。 ...
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天在更新全球經濟成長預測時表示,全球向電動車轉型將對投資、生產、國際貿易和就業帶來「深遠」影響。 路透社報導,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報告中包含了上述分析。 這份報告發布時,正值決策者在本週舉行的IMF與世界銀行(World Bank)年會上討論如何促進全球經濟成長、應對債務壓力,以及為綠色能源轉型融資。 IMF表示:「電動車的普及將代表...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22日公布數據顯示,歐盟9月新車銷量年減6.1%,因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主要市場銷售停滯。但其中一大亮點是上月油電車銷量占比達32.8%,單月市占率首次超越燃油車。 ACEA表示,歐盟9月電動車占整體新車銷量比率,由去年的50.3%增加至56.9%;純電動車銷量年增9.8%,但今年來下滑5.8%。9月油電車銷售年增12.5%;燃油車銷售則驟減17.9%,市占率降至29.8%。 歐盟油電...
「2024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IE)17日登場,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開闢「解密科技寶藏」專區,匯聚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10個研發法人成果,精選64項突破性技術,同時發表由產研共同開發的國內首款軟硬整合AI固態光達系統,路況偵測準確度超越國際知名演算法,並已與電動巴士大廠華德動能導入驗證,建立我國自主研發自駕車的關鍵實力。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簡任技正張能凱表示,此次展示有三大特色:領域範圍廣、產業效益高、23項技術已獲國際...
運具電動化已成為推動淨零轉型的國際趨勢,然而,鋰電池電動車相比傳統燃油車,存在續航力短、充電時間長、因電池重量重導致載重能力減弱,以及充電過程可能影響電網穩定性等問題,如果在交通工具中結合氫能技術,將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 政府在2022年3月發布淨零排放路徑,將氫能列為重點規畫項目之一,並應用於發電、產業應用及載具等面向。氫氣的能量密度約為天然氣的2.5倍,且能在短短5到10分鐘內快速補充能源,這些特點使氫能成為鋰電池電動車...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表示,台灣具備12年以上電動車關鍵系統開發能量與供貨製造經驗,已切入特斯拉(Tesla)、Stellantis、豐田(Toyota)、BMW及通用汽車(GM)等國際車廠供應鏈,2023年全球車用面板有21%、全球車用微控制器七成、全球車載充電器逾一成,皆是台灣製造。 產發署表示,台灣已具備包括電動車馬達動力、車身、車電、電池與充電等系統,開發供貨超過100項產品,切入國際大廠供應鏈,以彈性製造和快速反應能力著...
各國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充電樁基礎建設,DIGITIMES發布調查指出,2023年全球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約為402萬座,若以國際能源署預估2030年全球公共充電樁保有量1,530萬座規模為計算依據,則2024~2030年全球公共充電樁硬體潛在累積市場規模將達656.8億美元,為台系IPC業者重點競逐商機。 當前公共充電樁市場以中國地區建設較為領先,保有量達273萬座,且快充佔比約4成,主因為電動車高銷量帶動充電樁建置需求,以及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