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昨發布最新全球碳預算報告,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預計2025年達到歷史新高,同時警告,如今幾乎已「不可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若照今年的排放量推算,全球剩餘的碳預算,也就是二氧化碳能夠排放的空間,大約四年就會用完。 由國際科學家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2025年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去年高出1.1%,隨著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排放量皆預計上升,總體排放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81億噸二氧化碳。 ...
量子科技與人工智慧(AI)浪潮加速融合,中研院亦積極布局相關前瞻研究。中研院指出,已成功設計出可調耦合位元的進階版5位元量子晶片,10位元量子電腦晶片也預計明年上半年上線,「量子計算測試平台」也預計明年開放試營運,持續推動台灣量子科技領域的研發實力。 中研院13日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院長廖俊智指出,可調耦合位元的進階版5位元量子晶片,雙位元邏輯閘保真度提升至99%,運算效能大幅提升;下一階段的10位元量子電腦晶...
中華民國紡織業拓展會12日歡慶成立50周年,紡拓會董事長郭紹儀表示,50年來台灣紡織業的成就有目共睹,今日台灣紡織業更在全球運動、戶外等服飾領域的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經濟部長龔明鑫也受邀致詞,他表示台灣紡織業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推手,直到現在仍為台灣貢獻貿易順差近千億新台幣。 紡拓會12日舉辦「50周年國際紡織論壇」,探討紡織產業在地緣政治風險下應有的認知與應變方式,除了龔明鑫外,也邀請國內外產業領袖齊聚,包括世界體育用品工...
AI算力爆發帶動散熱需求飆升,台灣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也以「固有技術」加速「跨域升級」,從車用冷卻、精密金屬件一路轉向AI伺服器、手機等領域散熱。目前包括吉茂、精確、永彰、和大、IKKA等傳產汽配廠,近來都陸續切入並逐步取得訂單出貨,成為今年台灣產業鏈中最受矚目的「新黑馬」。 業界指出,汽車零組件具備高精度加工、散熱結構件、高可靠度材料處理等優勢,與AI散熱的技術核心高度相通,且製程多半已達車規等級,使轉型相對其他產業更加順利。 ...
台灣機械公會10日表示,台灣機械設備10月出口持續成長,且自今年2月起已連續9個月呈現正成長,以美元計算較去年同期成長11.8%,累計前十月機械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7.3%,顯示整體機械產業已逐漸回溫與穩定增長。 不過,工具機10月出口金額僅1.41億美元、年減23.1%,其中對美國出口年減18.8%,對中國大陸出口也年減22.6%,主要仍是受到景氣不佳與新台幣匯率較競爭對手國強勢的影響,目前出口金額不及過往的一半,工具機產業營運...
特斯拉在官方社群「TeslaAI」宣布,旗下最新第三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試生產線已於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開始啟動,預計明年大規模量產。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直言,「此為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產品」,屆時生產成本有望控制在2萬美元(約新台幣60萬元)以內。 隨著特斯拉啟動史上最大規模人形機器人量產,法人看好,盟立、亞光、和大等機器人供應鏈有望受惠。 據悉,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機器人量產計畫原先受到美國關稅及稀土缺料等因素而卡關,如今...
農業部7日辦理農業科專計畫成果交流活動,展示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簡稱高改場)共同開發之小型電動曳引機,不僅提升農機作業效能與能源使用效率,亦將成為我國農業邁向電動化與低碳化之新趨勢。 農業部指出,經工研院整合國內高性能電池、馬達及電控系統,並由高改場進行電動化底盤改良與場域實測,成功開發輸出功率達15kW(約20馬力)之小型電動曳引機。期透過農業科技創新研發,帶動農業升級轉型。 農業部自...
政府訂下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據了解,環境部長彭啓明昨(6)日在行政院會中提出最新減碳數據,2024年排碳相較2023年減少2.15%,相較2005年(基準年)減少約6.7%,已連三年呈現顯著減碳成果,減碳成績亮眼。 政府短期規劃,2025年目標是較基準年減碳10%,目前看來進度相對樂觀,加上2025年邁入碳有價時代,進一步透過市場力量驅動減碳,減碳成效有機會再躍進。 環境部昨日在行政院會上提出「2035國家自定貢獻(N...
鴻海集團主權人工智慧(AI)跨大步,繼美國與中東之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攜手日本軟體銀行與三菱電機,利用鴻海集團旗下夏普的工廠來生產AI伺服器,進軍日本主權AI市場。 劉揚偉昨(6)日接受日媒訪問時表示,未來半年內將首度在美國德州工廠部署人形機器人,生產AI伺服器;正與軟銀集團合作推動一項計畫,活化夏普位於日本三重縣龜山市的第二龜山廠,轉為AI伺服器生產基地,分別在美國與日本生產伺服器,順應各國推動「主權AI」的潮流。 ...
近年因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影響,牽動全球供應鏈重組,經濟部統計,2024年我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51.4%,較前一年大增2.3個百分點,為2010年以來、近15年新高。今年前七月外銷訂單國內生產比更進一步推升至54.3%,創近18年同期新高,預計今年國內生產比還會再創紀錄。 此外,我外銷訂單東協生產比亦創高、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比則創低。經濟部統計指出,2024年我外銷訂單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比33.1%,較2023年下降4.7個百分...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於11月6日假台北喜來登飯店舉辦「80週年慶酒會」,此次活動的主題機為「榮耀80 智慧升級、AI領航 邁向綠色永續」,與會貴賓有:賴清德總統、立法院江啟臣副院長、經濟部龔明鑫部長、國發會葉俊顯主委、勞動部李健鴻政務次長、AIT谷立言處長、總統府沈榮津資政等。另外10幾位各國駐台代表,會員廠商、歷任理監事團隊及同仁,現場出席人員超過500名,共同見證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產業公會創立80年的里程碑。 莊大立理事長在致...
台灣機械公會昨(4)日發表「機械工業80年史」,理事長莊大立對產業景氣展望發表看法,他預期,儘管明年第1季市場況相對趨緩,但產業趨勢將會愈來愈明朗,最快第2季起產業有機會開始好轉。 莊大立指出,川習會與中國向美採購大豆,以及恢復稀土出口,透露出雙邊劍拔弩張的氣氛逐漸緩和,也釋出未來長期合作的共識,機械產業出口已數月成長,預期今年有機會達成在年初預估成長5%的目標。 莊大立表示,台灣資通訊和機械業同時具備優勢,全球貿易變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