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傳統產業走過第2、3季景氣低迷市況,本季起傳產台鏈扮演全球製造基地的重要角色,加上旺季來臨等多元效應帶動下,製鞋等四大產業將具備韌性利基,有望成為資金避風港。 法人預期,在旺季效應及非紅製造供應鏈效益帶動下,傳產業者中包括製鞋、成衣、健身產業、汽車零組件等四大產業領域訂單出籠,並為相關企業營運將轉旺。 其中,國內製鞋、健身及包袋等三大產業受惠2026年史上最大規模世足賽所帶動的運動風潮,近期紛紛啟動拉貨行情,包括志強、豐泰...
一年一度由經濟部、國科會、農業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衛福部、環境部、數發部、國發會及中研院等11大政府部會共同舉辦的「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將於2025年10月16日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本屆博覽會以「AI跨域創新 智慧驅動未來」為策展主軸,在創新經濟館、未來科技館與智慧永續館等三大主題館中展示台灣五大信賴產業最新的研發與應用,並包含運動科技以及AI落地百工百業的成果。 AI 串流百工百業,經濟部帶動五大信賴與六大戰...
從智慧型手機、電動車到雲端運算與智慧家庭裝置,無不仰賴晶片來驅動日常運作,半導體儼然成為現代生活的核心基礎設施,不僅支撐科技發展,更牽動全球經濟與產業結構的重組。晶片的運算效能、能源效率與系統整合能力,直接影響創新科技的實現速度與廣度,使半導體技術的發展成為各國競逐的戰略重點。 隨著AI、高效能運算(HPC)、自駕車與先進穿戴裝置等新興應用快速興起,對晶片性能與製程精度的要求也大幅提升。這股需求浪潮正加速推動先進製程技術的演進,...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將於10月16-18日在政府部會共同舉辦的「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匯聚旗下逾12個法人與產業,於創新經濟館曝光65項創新科技,涵蓋AI應用在百工百業成果。 現場最吸睛首推3米高科技瀑布,以工研院「數位雙生巨量裝置展演技術」,同時驅動顯示器與機械手臂,為大型展會與藝文活動帶來全新互動顯示展演模式。另有以AI識別二手衣物材質的「混紡纖維多光譜影像AI識別技術」,為織品找到永續循環商業模式。 今年還展出多項...
美國對等關稅直接衝擊工具機、水五金、塑橡膠等傳產出口,經濟部將調整策略全力衝海外拓銷,明年包括韌性條例及推廣貿易基金,合計將有逾百億元海外拓銷經費。 經濟部將針對受關稅衝擊產業,大力推動海外拓銷轉向,目的國家包括德國、歐洲、印度、日本及東南亞等地,以減緩出口美國市場衝擊。 外界關切受到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傳統產業,究竟要往哪裡爭取、填補訂單?經濟部大致規劃,工具機以拓銷德國、日本及東南亞如泰國、印尼、越南為目標。主要是德國、日...
面對AI晶片與高效能運算(HPC)等應用快速崛起,半導體封裝正邁入「高密度整合」與「異質封裝」的新階段。 國際市調機構Yole Group預估,全球面板級封裝市場將從2024年的1.6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6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27%。傳統封裝方式受限於材料與尺寸,難以有效支撐晶片規模擴大與高階應用需求,因此新型封裝架構成為國際科技大廠積極投入的方向。例如Intel投入以玻璃基板取代傳統矽基板或有機材料,發展具高剛性、低熱膨...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推動「6G國際研發合作與實驗網計畫」,加速我國6G技術研發。由工研院攜手歐盟產研機構,在臺成功導入歐盟旗艦計畫6G-SANDBOX Toolkit,正式啟動境外首座6G-SANDBOX實驗平台。這代表臺灣不僅加入全球6G前瞻研發的核心圈,更是歐盟境外首座合作據點,凸顯臺灣在次世代通訊技術的國際戰略地位。 此一跨國平台讓臺灣產學研能在研發階段就與歐洲同步進行驗測、直接參與標準制定,大幅縮短技術創新到跨國驗證的週期,...
面對2050碳中和艱鉅挑戰,中鋼以數位轉型驅動低碳轉型,分別在營運、生產及設備等3大領域大量導入AI,並頻頻獲獎肯定。 中鋼指出,繼去年獲數位轉型鼎革獎後,今年再度展現創新能量,以「煉鐵燒結智慧再造」專案獲第五屆鼎革獎,蟬聯「智造升級轉型獎首獎」及「ESG特別獎」雙項殊榮,由總經理陳守道代表公司接受SAP頒獎。 中鋼與日本JFE、日本製鐵、韓國POSCO等全球先進鋼廠相同,皆採取高爐煉鐵及轉爐煉鋼的一貫作業鋼廠,為維持高爐...
臺灣國際車輛論壇(TAIFE)1日於臺北張榮發國際會議中心舉行「AI Automotive產業大聯盟」啟動儀式,由台灣車輛移動研發聯盟(TARC)與電電公會完成簽署儀式,正式宣告聯盟成立,標誌政府、法人及產業三方力量齊聚,共同推動臺灣自主創新與國際接軌的智慧車電生態系。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表示,人工智慧正深刻影響各行各業,其中智慧載具是最具前瞻性的應用場域。根據國際產業調查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報告...
在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進程中,能源轉型與運具減碳策略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1日參加「邁向台灣能源韌性─生質酒精新契機」指出,在臺灣已明訂於2050年邁向淨零排放的前提下,當前政策雖然以運具電動化作為交通部門轉型主要策略,但已存在的燃油車依然佔據道路交通的大宗,如何為這些車輛找到低碳解方,成為政策面必須正視的課題。 由於現有符合第三期或第四期規範的汽車,幾乎不需大幅改裝即可使用E10酒...
印度經濟時報報導,蘋果在印度iPhone供應鏈五年內快速成長,更創造約35萬個就業機會,成為印度製造業的重要推力,鴻海配合客戶需求在當地擴產,是最大受惠業者。隨著印度供應鏈逐步完善,可望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有助鴻海提升營運績效。 外電報導,全球生產的iPhone中,已有五分之一(約20%)在印度製造出貨。在2021年至2025年的四年財年期間,蘋果的印度生態系統累計生產價值高達450億美元的iPhone。 更重要的是,印度...
根據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ed Nations Institute for Training and Research,UNITAR)與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共同發布的《2024全球電子廢棄物監測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共產生約620億公斤電子廢棄物,其中僅有22.3%的廢棄物是以環境友善的正規管道進行回收,其餘的則以丟棄、掩埋、燃燒等非正規形式處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