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印度製造 鴻海大贏家 計畫新增核心零組件產能
2025/10/01 | By 經濟日報印度經濟時報報導,蘋果在印度iPhone供應鏈五年內快速成長,更創造約35萬個就業機會,成為印度製造業的重要推力,鴻海配合客戶需求在當地擴產,是最大受惠業者。隨著印度供應鏈逐步完善,可望提升效率與降低成本,有助鴻海提升營運績效。
外電報導,全球生產的iPhone中,已有五分之一(約20%)在印度製造出貨。在2021年至2025年的四年財年期間,蘋果的印度生態系統累計生產價值高達450億美元的iPhone。
更重要的是,印度生產iPhone其中76%(價值340億美元)產品是銷往海外市場,印度智慧手機在2014到2015財年還僅在印度出口排行榜第167位,現在則躍升至榜首,彰顯出印度作為全球出口中心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鴻海除在印度組裝iPhone之外,外電報導,鴻海將在印度建立iPhone的金屬中框生產線,首度在印度布建iPhone的核心零組件製造產能,業界看好此舉將鞏固鴻海在蘋果印度製造戰略中的領導地位。
金融時報指出,鴻海集團目前在印度的工廠中,斯裡佩魯姆布杜爾(Sriperumbudur)廠區主要負責組裝 iPhone,海德拉巴(Hyderabad)廠區主要為AirPods生產線,還有即將投入運營的班加羅爾廠區。
消息指出,鴻海計劃在泰米爾納德邦奧拉加丹的ESR工業園內設立新廠區,專攻生產iPhone所用的金屬中框。之前是由印度塔塔電子供應,塔塔集團近期剛成為蘋果在印維修iPhone及MacBook的合作夥伴。
分析師尼爾・沙阿(Neil Shah)指出,iPhone金屬中框成本占整機物料清單(BOM)僅2%至3%,鴻海此舉能小幅提升印度生產線本土化的比率,但整體本土零組件貢獻度仍低於10%。
在半導體封測廠方面,印度電子暨資訊科技部長衛士納之前宣布,批准印度HCL集團與鴻海合資興建一座新的半導體工廠,總成本370.6億盧比(約新台幣131億元),預定2027年投產,規劃生產筆電與手機等晶片。這也是鴻海首度布局印度半導體市場。衛士納說,這座工廠產能目標是每月2萬片晶圓的晶圓級封裝,以及3,600萬顆顯示器驅動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