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資通產品外銷額 去年創高 衝上1,325億美元

2025/05/19 | By 經濟日報

回顧我國去(2024)年進出口貿易概況,受惠於通膨壓力趨緩、主要國家步入降息循環,世界貿易逐漸脫離頹勢。與前一年度相比,我國去年主要11類出口主要貨品中,除資通與視聽產品因AI商機挹注而持續大幅成長,紡織品及電機產品小增,其餘八貨類皆呈衰退。

但值得注意的是,包括電子零組件、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光學及精密儀器在下半年已轉為正成長。

財政部表示,隨AI技術與應用持續開展,美國雲端服務供應商與歐、亞、中東機構相繼大幅提高資本支出,帶動我資通產品外銷屢創佳績,去年出口1,325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年增59%,對總出口增幅貢獻11.4個百分點,其中電腦及其附屬單元年增1.2倍,分析發現主要增加產品為顯示卡、伺服器,儲存媒體則因固態硬碟(SSD)、隨身碟等產品出貨價量齊揚,年增21.2%。

隨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台商ODM、EMS大廠在台擴大生產規模,部分電子元件由外銷轉為提供國內加工與組裝需求,上半年電子零組件出口衰減5.6%,下半年進入傳統旺季,以及高階晶片供不應求,轉增3.6%,全年出口1,772億美元,年減0.8%。

其中積體電路因部分元件直接於國內進行模組加工後,轉成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出現年減0.9%;電容器及電阻器受惠AI需求強勁,加上消費性產品回溫,年增6.2%;發光二極體(LED)廠商積極轉型高毛利產品,但傳統應用仍面臨中國競爭,致LED出口年減3.7%,連續三年衰退;印刷電路市場尚未能全面回溫,出口年減1.2%。

若將資通產品、電子零組件兩貨類併計,全年出口逾3,000億美元,年增18.2%,占總出口比重達六成五。

傳產部分,主要都與中國大陸及地緣政治有密切關聯。油價持續下滑及買氣低迷衝擊等因素交互影響下,我國礦產品去年出口140億美元,年減4.6%,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因中國大陸新增產能大量開出,並低價銷往海外,國內業者雖有開闢新市場與產品轉型等作為,但消極下調稼動率,導致出口分別年減0.7%及1.9%,已連續二至三年衰退。

我國工具機受到中國大陸機械在市場低價傾銷,日本以低匯率搶占高端市場等影響,出口連兩年衰退,半導體設備外銷則隨國際間競相擴充半導體產能而攀高,併計其他機具品項後,去年上半年整體機械出口小減1.6%,下半年微幅成長0.7%,累計全年仍減0.4%,規模值241億美元為近四年低點。

另外,中國大陸對於其鋼鐵生產過剩情勢,雖加大政策救市力道,但鋼價仍未能反轉境內鋼鐵消費持續下降狀況,去年鋼材出口量達1.1億噸,嚴重衝擊周邊國家鋼鐵供需秩序。我國去年基本金屬及其製品出口285億美元,持續年減0.7%,其中鋼鐵及其製品減幅來到5.8%;紡織產業因下游成衣廠需求轉強,訂單能見度提升,帶動中游廠商稼動率上揚,我國紡織品去年出口67億美元,小幅回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