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技論壇/交通部長陳世凱:AI 本質是服務人
2025/08/28 | By 經濟日報交通部長陳世凱昨(27)日表示,生成式AI興起,不僅深刻改變全球產業與社會,更重新定義交通政策與施政思維。對交通部而言,科技應用不只是工具,而是推動智慧、韌性交通體系的關鍵力量;他並強調,「AI的本質不是取代人,而是服務人」。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5科技論壇「開啟AI新紀元」,本論壇由經濟日報主辦,協辦單位為中華電信,工研院、資策會、日月光集團、玉山銀行、凱基金控。陳世凱透過影片發表致詞強調,這場論壇聚集產官學界菁英,反映各界對未來創新的高度關注。對交通部而言,能在這個舞台與各界對話,具有重大意義。
陳世凱指出,近年來科技突飛猛進,特別是生成式AI崛起,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也讓政府必須重新思考政策設計。
他舉例,從智慧號誌、自駕車,到數據治理與即時營運優化,AI正全面重塑大眾對交通的想像。然而,交通環境同樣受到外部變化衝擊,包括社會結構調整、地緣政治局勢、經濟模式轉變,以及勞動市場不確定性,都迫使交通政策必須更具前瞻與韌性。
為回應這股趨勢,交通部今年8月5日成立「交通領域AI推動委員會」,由陳世凱親自擔任召集人,並邀集數發部、國科會、學界專家及交通部內部團隊參與。這不只是部內整合機制,更是跨部會、跨領域合作新起點,盼透過科技創新與制度治理並肩並進,形塑更完善的AI應用藍圖。
陳世凱說,先前會議中已提出「七大推動策略」,包括發展智慧化為民服務、建構自動化行政服務、完備AI資料與模型、厚植應用基礎環境、打造數位平權智慧服務、培育多元AI職能人才,以及健全AI法制與治理機制。
其中,智慧化為民服務已提出19項應用構想,自動化行政服務則規劃15案,並廣邀專家提供建議,作為政策優化依據。
陳世凱坦言,推動AI並非單純追求效率,相關風險與責任同樣需要謹慎因應。他舉例,包括資安與個資保護、演算法透明度與責任歸屬等,都必須及早建立完整機制。交通政策的核心價值仍然是「人本」,先進科技必須最終回應人民的真實需求與期待。
「在交通部的角色,就是善用科技的力量,推動更智慧、更有韌性的交通體系。」陳世凱強調,AI的本質不是取代人,而是服務人。交通部將秉持謹慎與前瞻,兼顧創新與責任,讓生成式AI成為引領台灣交通邁向新時代的重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