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台日韓8月 PMI 冷颼颼 大陸標普數據意外升至50.5 歐元區也重返擴張

2025/09/02 | By 經濟日報

美國關稅衝擊亞洲多國,日本、南韓和台灣8月製造業景氣都處於萎縮。分析人士說,這進一步加深市場擔憂,亞洲製造商為了因應美國加徵關稅已提前出貨,接下來出口可能走弱,企業面臨獲利壓力。

標普全球1日公布,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8月升至47.4,高於7月的46.2,但仍連續六個月低於景氣榮枯分界50,主因全球經濟疲弱、美國貿易政策不明,製造業接單與生產相對保守,且企業看淡未來一年營運。

日本製造業PMI在8月小幅回升至49.7,連續兩個月低於50;南韓製造業持續萎縮,8月PMI為48.3,連七月低於榮枯線。日、韓雖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多數關稅稅率降至15%,但出口導向型經濟仍承受壓力。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西濱徹表示:「這是亞洲經濟體的雙重打擊,要面對更高的美國關稅,又要與廉價的中國出口競爭」,「未來美國關稅的衝擊可能會進一步加劇,泰國和南韓這些高度依賴對美出口的國家,尤其脆弱」。

中國大陸經濟則出現矛盾訊號。標普全球彙編的中國8月製造業PMI,意外升至50.5,突破50的榮枯分水嶺。但中國官方數據顯示,製造業連五個月萎縮。

針對中國大陸的數據,RatingDog創辦人姚煜稱,「值得注意的是,製造業正在推動經濟復甦,但這種反彈並不均衡。」他指,大陸內需疲弱、外部訂單或已透支,加上利潤復甦緩慢,改善能否持續,取決出口是否企穩及內需回升。

亞洲表現普遍疲弱之際,印度成績格外亮眼,8月製造業PMI上升至59.3,寫逾17年來最高。但美國川普政府對印度進口品加徵50%高額關稅,恐怕會損及未來幾季的成長。

另一方面,歐元區內需抵銷美國關稅影響,帶動當地工廠活動重回擴張,為2022年中以來首見。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升至50.7,優於7月的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