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經濟成長內外皆溫 中經院上修今年 GDP 成長率至5.45%

2025/10/17 | By 經濟日報

中華經濟研究院17日公布第4季台灣經濟預測,受惠於AI科技熱潮與對等關稅緩衝期帶動的提前拉貨效應,今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高達6.75%,第二季更達8.01%。推升全年GDP成長率上修至5.45%,顯示台灣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中經院指出,成長動能來自「內外皆溫」,整體景氣維持強勁。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表示,今年半導體與AI產業需求暢旺,帶動投資及出口同步成長,成為主要支撐。預估下半年在AI應用持續擴散下,第3季成長率約5.82%,第4季因基期偏高略降至2.71%,但全年仍可維持高成長。內需方面,全年貢獻達2.5個百分點,其中投資成長10.55%,貢獻2.73個百分點;國外淨輸出,也從上半年的負貢獻,轉為正貢獻2.95個百分點。

通膨方面,今年全年CPI年增率約1.81%,為連續三年高於2%後,首度降至2%以下。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全年平均約30.91元,較上年均價升值3.88%。全年失業率則預估維持在3.36%,顯示勞動市場仍穩定。

展望國際經濟,中經院分析,雖美國川普政府再執政帶來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但因緩衝期、提前拉貨與貿易談判釋出管制解除的利多,全球貿易動能明顯回溫。S&P Global預測2025年全球成長率達2.69%,較3月預測上修0.21個百分點。

中國大陸方面,雖然在擴張財政與寬鬆貨幣政策支持下,上半年成長突破5%,但目前房市持續低迷、通縮陰霾與失業問題仍是潛在風險。

中經院指出,台灣今年前三季出口表現亮眼,全年商品與服務輸出成長率預估26.59%,輸入成長27.3%,淨輸出規模約3.63兆元,年增23.82%,為經濟成長提供強力挹注。另一方面,民間消費成長溫和,全年年增率約1.56%,主因基期偏高及出國旅遊增加,惟下半年受股市財富效應帶動,支出略有回升。

展望2026年,中經院認為,中經院預期台灣經濟成長率將放緩至2.55%,但投資與出口仍為主要動能。AI應用與半導體投資仍是中長期發展關鍵,若能強化供應鏈布局與科技創新,台灣經濟仍具延續成長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