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AI風雲湧 靠12字箴言搶先機

2019/05/06 | By CENS

今年2月,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了「美國人工智慧倡議」(American AI Initiative),藉此保障美國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優勢。諸如歐盟、日、韓、中,及至我國,均以政府之力推動發展AI。從中不難看出,人工智慧不僅是科技發展的大勢所趨,更被各國政府視為不可或缺的戰略布局。在這場全球參賽的AI競逐大戰中,台灣若能善用12字箴言:「跨域合作、軟硬兼施、產業落地」,將大有機會站上AI的浪頭。

首先,跨域合作是指AI結合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過去兩年聽過太多有關AI的「狂想」,彷彿AI無所不能,但是,結合了領域知識,AI才能從「聰明」變成「智慧」,進而真正解決產業的問題。以瑕疵檢測為例,如果沒有結合產業瑕疵圖案(Pattern)的大數據,空有AI影像辨識技術,也無從判斷哪些產品有瑕疵。台灣產業樣態豐富,舉凡半導體、資通訊、工具機、傳統產業、醫療業、服務業,上下游供應鏈均堪稱完整,發展AI的過程中,可以很容易結合相關的領域知識,從中淬煉AI所需的大數據資料庫。

第二個優勢是軟硬兼施。台灣的終端設備製造能力數一數二,國內AI軟體業者應與硬體設備廠合作,讓搭載著AI的設備機台,深入生產線解決客戶的難題,不僅可提升硬體設備的價值,更可搭著既有的硬體設備外銷基礎,將AI軟體賣向全世界,甚至衍伸出新型態的AI資訊服務產業,加速建構AI產業生態鏈,對台灣產業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綜效。

第三個優勢則是產業落地,也可以說是以前兩項優勢為基礎,帶動AI落地成真,利用台灣豐富的業態,進行AI場域驗證,從企業已知的、既存的問題開始,嘗試以AI的創新方式去解決。當AI能為企業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讓客戶願意掏腰包買單, AI才會真正敲開市場的大門,甚至為台創造「AI服務外銷」的新商機。

從上述觀點延伸,台灣在AI可著力的方向首推製造與醫療,這兩大產業是國內的強項。製造業出口值占整體出口總值的七成,是我國創匯主力,長年更累積出寶貴的領域知識大數據,例如配方資料、檢測資料等。舉例來說,工研院結合半導體製造長期累積的領域知識,開發出「半導體機台故障預診斷」技術,可以在設備發生故障前,事先預警,已實際應用於半導體產業。AI的深度學習技術,大幅精進機器視覺、大數據分析與決策能力,賦予製造業更多的智慧與性,不再受限於低價生產成本,有助進一步吸引製造業回流。(馮文生)

而醫療方面,根據彭博2018年發布的評比,台灣是全球醫療效率第九強的國家,強大的醫療領域知識無庸置疑。健保局統計,國人每年平均看診15次,且電腦斷層(CT)、超音波、磁振造影(MR)等,更是健保前三大給付的檢查項目,換言之,長期累積的影像資料、就診資料等,都是寶貴的大數據,從而發展出可以守護國人健康的AI解決方案。

簡言之,能為產業、民眾創造價值的AI,才是落地生根的不二法則,並可帶來商機,演變成可創匯的產業型態。

(作者是工業技術研究院巨資中心主任馮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