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啟動製造台灣全球布局策略

2020/07/03 | By CENS

台積電宣布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120億美元的先進晶圓廠,包含設備、材化、晶圓、自動化等相關的上下游供應鏈也會跟著赴美設廠。

雖然,預估台積電在2024年美國產能約只占台灣總產能的2%,運用的5奈米製程技術也落後台灣廠,但有兩項關鍵議題需台灣高度關注:第一,台積電及台灣半導體的大陸客戶訂單將減少,或受到大陸直接報復的影響;第二,未來台灣半導體出口產值受美國就地產能持續增加後的經濟影響。

報系資料庫
報系資料庫
議題一充滿較多難以掌控的外在變數。例如,美國將持續禁止全球半導體產品廠商向大陸企業供貨,台積電及其他台灣半導體廠商勢必要從其他客戶或新興應用領域如汽車電子,填補現今訂單缺口及開啟未來成長動能。至於未來大陸是否會直接對台積電或其他台商報復,應該會取決於美中之間談判結果,以及是否牽涉到兩岸政治議題。若美中互相報復,作為兩頭大象打架之間的小老鼠,較難左右逢源,台灣若不是有供應鏈的直接影響,也會有間接影響。無庸置疑,大陸產業科技的去美化(增加非美系夥伴)與自主化(提升國產供應鏈)一定會更加速進行,長期也會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有所挑戰。

議題二則是需要台灣產官學研合力超前部署。台積電對台灣的經濟貢獻舉足輕重,據公司資料顯示,2018年創造新台幣1.2兆的產值、貢獻GDP約4.46%、僱用4.3萬名員工、並達到77%的附加價值率(製造業平均30%),若加上帶動上下游半導體產業及相關服務業消費,可額外帶動新台幣約2兆元的產值(1.9倍)、及額外創造36.4萬個工作機會(8.5倍)。若是台積電和其半導體供應廠商持續在美就地生產,產值未來可能陸續成長至新台幣幾千億元的規模,台灣的半導體出口產值可能因此減少,也會牽動全球半導體高階研發人才的舞台,長期恐會影響台灣ICT生態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然而,除了美中科技分流的走向,在後疫時代分散風險及各國發展在地經濟的思維之下,製造業走向全球布局已經是不可擋的趨勢。台灣半導體產業無法像過去一直只在台灣製造的模式(Made in Taiwan),以台積電接連在中國大陸及美國設廠為鑑,接下來應該要開始思考如何以「台灣價值(Taiwan Value)」的精神,啟動在台灣總部及海外都有製造基地的「製造台灣(Made by Taiwan)」全球布局策略。

所謂「台灣價值」,就是改變以往薄利多銷的代工製造模式,將「創新經濟、包容社會、永續環境」的全方位價值,透過台式「製造業功夫×服務業精神」的軟硬融合體系,將製造業轉型升級,達到與全球生態共榮共好。

「製造台灣」的全球布局策略,就是效法麥當勞全球展店的策略,每次一個加盟分店在全球開張,雖然是在地消費營收,但還是與美國總部有密切連結。以半導體為例,廠商可建立以台灣為基地的全球製造總部,負責製造策略,透過遠距系統協助管理海外工廠的關鍵營運(如營運監控、不良率分析等),並負責智慧製造所需之先進技術研發,以及建置在地的試驗工廠,再推動到其他區域工廠。而在台灣總部投入的研發人員,也都是在創造更高的價值。

綜上,推動「製造台灣」的全球布局策略,一方面可讓台灣更加走進全世界科技重鎮的生態系,也可持續在台灣延攬與培育ICT高階研發與應用人才,帶動整體高科技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