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應超:台積電砸錢買疫苗 手握三贏籌碼
2021/06/21 | By 經濟日報台灣疫苗短缺,台積電19日重磅宣布購買500萬劑BNT疫苗。對此,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表示,台積電手握晶片就是最佳籌碼,能和德國政府商議晶片換取疫苗,且若最終順利取得,不僅確保台積電和全球半導體產業運作無虞,德國樂意拿到晶片,台灣政府和人民也獲得幫助,可說是「三贏」之計。
楊應超表示,台積電是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在當前晶片短缺,台積電表達和德國政府協商買疫苗的意願,對台積電、德國政府當然是好事。不論國際談判或國際貿易,都是在商言商,買疫苗也有代價,台積電手握晶片就是最好的籌碼。
楊應超日前接受CNBC專訪,被問到台灣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他直言本土疫情爆發,讓半導體產業面臨威脅,是比缺電、缺水還迫切要解決的問題,因為晶片短缺已經嚴重影響其他產業。因此市場應該樂見,台積電運用晶片優勢換疫苗。
楊應超指出,幾個月前,市場就熱烈討論晶片換疫苗,國際談判最重要是實力,台積電就是有實力的公司。雖然現在提有點晚,但這是對的事,更重要的是未來如果談成,對台積電、德國政府、台灣人民都是贏。
台積電擬無條件捐贈500萬劑新冠疫苗給政府,但整個過程出現「兩個不尋常」,包括由董事長劉德音主導,並未循過往與社會公益有關的事件都由旗下基金會出面的慣例,同時,台積電對此事異常低調,甚至連董事會有該議案也並未公告,引起外界聯想有商業或其他策略性考量,甚至是以「護國神山」之姿,代表台灣對外「用晶片換疫苗」的聲浪出現。
對於外界各種揣測,台積電指出,已於6月董事會報告捐贈疫苗的可能規畫,充分討論後獲得董事會支持,但由於相關事宜尚有諸多不確定性,待確定之後,未來將正式提案,由董事會做成決議追認,並依法發布重訊公告相關資訊。
台積電在6月10日提出申請採購BNT疫苗,日前經行政院宣布才曝光,台積電將無條件捐贈給政府,由劉德音親自操刀,在取得政府授權書後立刻展開採購作業。有股東質疑,500萬劑疫苗價值約五、六十億元,等於拿數十億元資金用於非本業使用,台積電早在6月10日就向政府提出申請,卻沒經過董事會通過,也未公告,台積電昨天特別澄清說明。
有業界人士擔憂,台積電向來以上市櫃公司「超然且中立」的態度,獨立自主處理各項事務,包括資本支出、國內外投資,甚至各項社會公益捐贈等都是如此,若因疫苗採購而打破超然中立態度,日後在各項重大決策上,恐面臨不必要的包袱。
業界人士指出,雖然捐贈疫苗給政府,使台積電的社會形象又更加良好,很多人都為此感動不已,本是好事一樁,但由於事前實在太過低調,且採購疫苗的金額即使台積電出得起,也不算是小數目,所以也讓部分小股東對於相關公司治理程序有些意見。有台積電股東估算,一旦台積電購買疫苗採購順利完成,將會影響第3季每股純益約0.2元。
同時,外界認為,這次由劉德音與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一同面見總統蔡英文,顯然相關事宜不只是在公益層次,也牽涉到產業鏈議題。台灣是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重要一環,尤其維護台灣半導體相關業者的穩定運作,不只是政府必須穩固產業基石,也牽動到全球半導體業的供貨順暢度。
至於台積電出手捐贈500萬劑疫苗,卻沒有要求員工優先施打,應當可以從生活圈的角度來思考,畢竟打了疫苗並不是就不會染疫,所以要確保台積的員工健健康康,能繼續努力工作,就是要周圍的人們都最好也都處於健康狀態,否則誰也不能確保不會有破口,一個不小心就壞了半導體供應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