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新興市場慘澹 2022下半年有望迎轉機

2021/12/21 | By 經濟日報

新興市場在2021年的表現悽慘,在美股標普500指數從7月1日至今飆漲9%時,iShares MSCI新興市場ETF則是暴跌12%。

新興市場在2022年同樣遭遇逆風,能否突圍而出,還要看中國大陸市場的表現。

巴隆金融周刊(Barron's)分析,新興市場正面臨諸多逆風,包括全球通膨壓力迫使新興市場國家接連升息,但歐美的央行卻還能繼續放水灌注刺激;經濟規模占新興市場三分之一的中國大陸,現在正聚焦在減債以及「改革」,當局三不五時就把監管大刀揮向大陸的知名科技企業;接連出現的新冠肺炎變種病毒株,使疫後解封無法順利展開,也重創新興經濟體的旅遊業。

分析師指出,這些逆風將持續壟罩新興市場至少到2022上半年結束,到下半年時,如果通膨可以到頂,新興市場可以開始降息,同時聯準會(Fed)則正開始升息,新興市場也許能夠盼到復甦時機。

新興市場2022年下半年有望迎轉機

北京也可能停止出棍,改放胡蘿蔔。中共預期將在明年10月召開「二十大」全國代表大會,屆時可能將讓習近平加冕成為終身領導人。BCA研究公司分析師布達加延說,北京很可能在二十大前夕釋出經濟刺激,將帶動新興市場一波漲勢,例如巴西,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額是對美國的三倍;還有印尼,對大陸出口是對美的兩倍。

Continuous資本公司合夥人雷慕斯指出,當新興市場的甜頭降臨時,也是美股相對估價過高的時候。目前新興股市相較於美股的折價幅度逼近歷來最大(對歐股或日股的折價幅度則接近平均值),標普500的席勒平均本益比約已是新興市場的三倍,雷慕斯說:「這樣的低估幅度真的是太誇張了。」

天利投資公司(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新興股市部門的全球主管懷特說,現在應是進場布局逢低買進的時機,他表示,當前的市場幾乎全都由總體經濟局勢決定,股市總有價格錯配的地方,那就是買進機會。

懷特關注中國大陸以外、股價暴跌的科技股,像是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巨頭美客多(Mercadolibre)與新加坡冬海集團(Sea),這兩家公司股價9月來已跌掉三分之一。懷特也看中可以從通膨中獲利,並能從疫後解封得利的銀行業者,例如印度ICICI銀行、印尼的中亞銀行(BCA),以及匈牙利的OTP銀行。

可關注標的有哪些?

此外,儘管大環境不佳,新興市場的新創公司仍不斷上市,選擇愈來愈多。巴西的金融科技公司Nubank本月在美國上市籌得26億美元資金。LG集團的電動車電池部門LG能源解決方案(LG Energy Solution)也尋求在明年初上市,籌資額上看110億美元。

新興市場最終還是要等到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大陸體制塵埃落定,才能回到較穩定的局面。目前投資人不知道,習近平的「共同富裕」口號以及對科技明星企業的攻擊,會是有益的市場調節,還是是在仿效毛澤東。2022年可能對此給出答案。

新興市場2022年能否突圍而出,還要看中國大陸市場的表現。圖/路透
新興市場2022年能否突圍而出,還要看中國大陸市場的表現。圖/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