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國際前景不穩 王美花:供應鏈韌性就是台灣最好底氣

2022/09/13 | By 經濟日報

經濟部長王美花今(13)日出席經濟日報所舉辦的「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打造韌性供應鏈生態系」致詞表示,面對未來經濟、政治不同情勢發展,「台灣供應鏈的韌性就是我們最好的底氣。」

王美花表示,近年全球情勢確實不斷發生事件,讓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更高。自從美中貿易戰、疫情到2020年晶片短缺,全球都一直在談怎麼維持供應鏈韌性、分散供應鏈。

她說,這些潛台詞對台灣影響,必須看從什麼角度看待這件事,更別說經歷這麼長的疫情、全球通膨、俄烏戰爭,「更嚴重的就是中國對台灣的軍演」,讓全球都認為對台灣高度依賴會有政治風險。因此,台灣怎麼被全球看待且怎麼跟國際合作,這就是政府要認真思考的議題。

王美花說,今天討論經濟韌性,台灣在大格局之下很難避免從國家體制講起,包含國家民主制度、治理能力等,決定國家可以跟誰成為合作夥伴;其中更深層意涵是台灣給其他國家看到什麼文化、素養及教育,決定是否成為全球一份子重要性,「這是作為台灣每個國民,大家都要思考的問題。」

她接著從政府及產業兩個方向談供應鏈韌性,政府從美中貿易戰、疫情、百年大旱及高通膨都努力解決產業疑慮。

她舉例,口罩國家隊在疫情初期加速生產口罩,讓外國政府官員至今開口還在讚許,凸顯台灣這麼小的國家,卻有這麼效率的治理。經濟部在防疫期間被賦予任務是在內需要控制,確保生產不能停滯,因此與衛福部相互合作,確保廠商跟產業界怎麼做好管理跟防疫。

其他像是百年大旱時,國際媒體都在擔心台灣半導體無法生產,她就跟同仁說,讓我們就生產給國外看,做了非常細膩的工作來調配資源;碰到塞港、缺櫃導致船運大漲,經濟部就努力跨部會協助為無法以飛機運輸的傳統產業、中小企業降低衝擊;至於近期的通膨,經濟部也負責穩地國內民生物價,包括能源價格。

王美花說,這幾件風險在不同國家,民主國家或共產國家是怎麼應對?她強調,台灣雖然不完美,「我們用我們的民主,我們用我們的有效治理來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她認為,過去這三年的基礎工作就是為了支撐產業發展,有沒有幫助,大家心裡都可以打分數。

第二,產業韌性最重要就是產業本身。王美花說,台灣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在創新、人才培育及供應鏈穩定下,台灣才有如今的國際地位。她出國常常都要感謝企業,因為台灣企業努力奮鬥代表政府官員出國形象。

現在全球都在看台灣半導體產業,全球先進製程有63%是在台灣生產,「如果台灣有事,那還得了」,所以都在談風險怎麼避免。

國際上這樣講,台灣要面對的現實概念是如何確保先進製造有效率提供就是台灣的優勢,也是確保台灣經濟發展、國家發展的支柱,政府就是把這件事情做得更好、更強化,讓台灣永遠站穩供應鏈角色。

除了半導體之外,ICT產業也從早期代工到現在的IDM都與國際大廠合作,成為不可替代的夥伴,這並非其他國家可以做到的。

此外,台灣企業也投入國際電動車、5G供應鏈,如果不選你擔心有資安疑慮的廠商,你就要選台灣」。要達到這樣的狀況,不僅是台廠做得好,也因為供應完整不斷進步,你非得來跟台灣合作,「因為你跟台灣合作,你會1+1大於2」,也吸引國際設備、材料廠商、測試中心紛紛來台投資。

她最後再感謝,台灣廠商不斷投入研發創新,就這就是台灣非常質樸而信守承諾,非常了不起的產業關係,「我們沒有暴發戶,我們有的是埋頭苦幹。」

這點就像台灣官員在國際政治沒有主動發言權,只有被動邀請,但政府努力把國內治理做好,趴在地上把事情完成、進步及改善;當國際上有機會發聲時絕對義不容辭;而在面對未來更不確定的經濟、政治發展,「台灣供應鏈的韌性就是我們最好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