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台積電員工都放假了,製造業無薪假大海嘯將來襲?
2022/10/31 | By 經濟日報全球籠罩不景氣,政經情勢詭譎,台積電總裁魏哲家發內部信,鼓勵員工多休假充電後再努力。市場高度關注,若全球半導體龍頭台積電都難逃衝擊,製造業是否將有一波無薪假海嘯襲來?
答案是肯定的。隨著明(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預測,明年將會「非常非常痛苦」。
0+7邊境開放措施上路,國內內需產業無薪假有降溫之勢;然而,更要關注的是,製造業無薪假悄悄升溫,如同溫水煮青蛙。製造業無薪假升溫是逐步、小幅度、甚至無聲息地,幾乎沒有引起什麼關注,但背後很可能引發大海嘯。
今年6月中時,內需產業因疫情衝擊,大量實施無薪假之際,製造業無薪假仍處在低檔,僅111家、1390人實施;之後逐漸增加,到8月中製造業已有近2,000人實施無薪假,9月底來到3,434人,10月下旬已來到3,841人。目前通報實施無薪假,已涵蓋產業包括半導體封裝測試、工具機、汽車零組件、印刷電路板、化工業等,愈來愈多。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長黃維琛觀察,製造業無薪假「緩步增加」,主因是訂單減少,目前尚屬個案、小規模,一周實施二天無薪假,尚未擴大到整條產業鏈。
他指出,製造業一旦通報實施無薪假,將會被禁止對外進行投資、移工引進也會受限,因此,製造業對於無薪假通報會非常謹慎,不會像內需型產業那麼快反映在統計。
「很多製造業都是叫員工先排休,甚至讓員工預支明年特休」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學系教授李健鴻觀察,製造業因為規模大,會先請員工排休,先撐一段時間,消化庫存,例如面板業;之後若訂單惡化,再決定是否通報實施無薪假。
他認為,製造業多半有銀行貸款,若貿然實施無薪假,恐引發銀行雨天收傘,因此目前通報實施無薪假仍不算多。但李健鴻預期,不久將來製造業恐會爆發一波無薪假,令他更擔憂的是傳產業,如工具機業,因為對中國大陸市場依賴較深,大陸政治對經濟長期干擾、又持續實施封控,中國大陸經濟難樂觀。
台大國發所兼任教授辛炳隆認為,「製造業明年很不妙」,自今年第4季起至明年上半年,全球市場需求下降的衝擊就會顯現。但他認為,製造業為爭取日後訂單,不會輕易裁員,因此失業率不致於增加太多,但很可能會採減班休息方式渡過這次不景氣。另外,進入不景氣,也會讓各業缺工情況明顯趨緩。
無薪假是從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開始出現,為避免企業直接裁員,因此讓員工先放無薪假,待景氣好轉後再逐步復工,無薪假最嚴重時期,也發生在金融海嘯期間,2009年2月底實施無薪假人數達23萬8975人。
而自2020年爆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從統計數字來看,無薪假高峰是落在2020年6月底,當時通報實施無薪假的有1,440家,人數則破3萬人大關,來到逾3.1萬人,創金融海嘯、近11年新高;其中,製造業人數有16,058人,占比逾五成。
今年以來,無薪假高峰則落在6月底,有3,027家,逾2.2萬人實施無薪假,其中製造業僅有1,340人實施無薪假。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今年7月,製造業受僱人數達288.7萬人,為各業之冠。而製造業無薪假,進出口的批發零售業與製造業連動性高,一旦製造業無薪假攀升,批發業無薪假也會跟著攀升,批發業受僱員工亦達107.8萬人,因此,一旦製造業吹起無薪假,都會呈現相當規模,使得無薪假人數快速增加。
學者皆認為,這波製造業不景氣而實施無薪假人數,雖不致像金融海嘯那麼嚴重,但因這次是全球不景氣,加上政經情勢詭譎難料,製造業無薪假恐會再創疫情以來的新一波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