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金屬中心與中鋁等共13家鋁產業合作 完善廢鋁料再生鏈

2023/09/05 | By 經濟日報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屬中心與中鋼鋁業等共13家鋁產業上、中、下游及資源回收廠,共同成立「低碳化循環鋁材共榮聯盟」,期待能完善國內廢鋁料再生鏈。

因應 2023 年起歐盟針對高碳排產品 (鋁、鋼鐵等) 開始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國際大廠相繼推出低碳鋁產品,透過使用再生鋁料 (再生鋁含量逾 50)、低碳鋁材 (碳排量低於 5 公噸 CO2 / 公噸鋁) 等綠色材料。

中鋼鋁業表示,聯盟成立目的是希望推動回收鋁料盤商 (鉅達金屬、遠智企業、花旗五金等) 建立民生廢鋁資源化技術;分條加工及成形業者 (亞喬企業、賀華實業、聯銘貿易、德冠企業、群達龍企業、芳泉工業等) 建立工業廢鋁回收系統作業。

回收鋁錠廠 (常琪鋁業、佐明金屬科技、璟松金屬等) 主要協作廢鋁料脫漆 / 脫油 / 脫膜等前處理製程,完成廢鋁料重熔為低碳再生鋁錠,中鋼鋁業將其製成鋁胚供應下游加工為鋁捲 / 板 / 片,最終製作出環保產品。

金屬中心指出,中心協助建立高品質、低熔損的重熔製錠技術,提高回收鋁料的熔煉效果,於處理過程符合廢氣環保法規並降低鋁渣量,回收鋁料僅有 6-10% 的低耗損率。

未來藉由聯盟力量,促動回收鋁料的年處理產能達3.6萬公噸,預計可減少35萬公噸CO2排放,致力推動低碳再生鋁材並完成材料認證。

2021年數據指出,廢鋁的出口價格高於進口價格,造成業者認為國內回收再製效能低落、出口價高,使得業者寧可出口。台灣廢鋁出口於2021年首度出現1.1萬公噸逆差,2022年上半年度逆差甚至擴大至3.3萬公噸,造成國內鋁資源流失。

去年臺灣鋁金屬產業產值約1,295億元、廠商家數440家、占金屬材料26%,是國內前三大金屬材料產業之一。

不過,聯盟成立鋁減排碳平台,運用聯盟各個成員的專長完整布局再生鋁材相關技術及其應用,讓再生鋁材回收率達到 90% 以上的高水準,未來可以自主化供應低成本、高品質的再生鋁材,穩定國內關鍵原物料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