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中經院:爭取 ICT 鏈關稅豁免 研判整體最終稅率15%~20%

2025/04/29 | By 經濟日報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100日,中經院昨(28)日舉行「川普關稅風暴 智庫視角 X 政策對應」研討會,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研判,川普對台灣目標稅率,10%是地板價,但台灣對美國順差大,最終稅率可能落在15%至20%。

不過比起稅率高低,爭取ICT產品關稅豁免,對台灣更重要。連賢明分析,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中,約有七成屬於資通訊(ICT)領域,因此必須特別努力爭取電子供應鏈的關稅豁免。

連賢明指出,台灣電子產業供應鏈非常龐大,也相當複雜,要在短時間內移轉到美國有困難,台灣可利用這項優勢,爭取電子產業、半導體產業較長豁免時間,台灣也需向美國說明,台美願意合作與投資,只是需要時間。

連賢明並示警,有部分聲音希望台灣與美國談判應該「硬起來」,但他認為「千萬不要開玩笑,真的不要想硬著幹,應避免與美國對抗。」

連賢明分析原因,首先,美國已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其次,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已經是排名第五、第六;第三,台灣近幾年對美國貿易順差持續增加,主要因台灣加入AI供應鏈,對台灣整體經濟影響加大。

連賢明強調,台灣跟美國談判務必「審慎回應」,不宜向美國太激烈表達或抗議稅率問題,畢竟以台灣當前經濟體規模與對美國產業依賴,這樣做並非聰明作法。

連賢明表示,在關稅談判上,不宜幻想台美友好的特殊優惠,更重要的是去爭取公平稅率,必須要求台灣的稅率與日本、南韓接近,才不會讓台灣因為稅率差距而失去競爭優勢。

至於川普對台灣的目標稅率是多少?連賢明指出,10%應該是地板價,但往上調比較可能,尤其是對美國貿易順差較高的國家,因此他研判台灣稅率應會落在15%至20%,當然希望台灣儘量往10%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