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線海運價 掀起大漲潮 貨櫃三雄可望跟進
2025/05/16 | By 經濟日報美中降關稅後,貨櫃海運供應鏈亂成一團,美、歐線同步出現運價大漲潮,大陸外貿企業驚呼「美國訂單來了」。大陸廠家忙到「電話被打爆」,形容「美國客戶比我們還急!」且船舶都被調往北美,也導致歐洲線開始鬧船荒。
根據外電,全球第一大貨櫃海運航商地中海(MSC)14日率先發出「漲價」通知,歐洲線平均漲幅達六成,比北美線還要吃緊。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在此漲價大趨勢下,可望跟進。
業內指出,由於美中降關稅後引發的搶運效應持續發酵,許多航商將中大型船舶調向北美航線支援,導致歐線吃緊、艙位告急。因此,全球貨櫃海運龍頭地中海航運,急發給客戶6月1日的歐洲線漲價通知。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美國補貨大潮、拉貨需求將於近期全部出籠,搶運的力道將愈來愈大,按照亞洲到北美的船舶航程的預估,業內人士說,大約三到四周內就會有上百艘貨櫃船在同一時間湧入美國東西兩岸的主要港口,屆時恐怕引發塞港危機。
美中5月12日發表聯合聲明,同意在接下來90天內下調雙邊關稅,美國貨主為了準備搶攻下階段開學季、感恩節甚至耶誕節等節慶的商機,大舉向大陸製造商下單囤貨,還有美國各大通路貨架空虛甚至「無貨可賣」,因此急需補庫存,因此引發此波搶運大潮。
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從事外貿近30年的商人劉朝陽表示,即便目前美國仍對大陸保留30%的關稅,但大陸大部分商品仍具競爭力,因此業內情緒普遍樂觀。
由於美國消費市場急需廉價商品供應,美國進口商會抓緊90天的窗口期補貨,「沃爾瑪等美國大客戶已催促大陸供應商,盡快補貨備發。」
隨著美中關稅政策調整,5月14日中午12點,不少跨境電商企業第一時間下調商品價格,大量訂單湧入。
對此,三大貨櫃長榮、陽明及萬海同步指出,面對國際政經及供應鏈諸多不確定因素,將密切掌握市場需求及貨流變化,積極靈活地調整船隊配置,優化各種航線,貼近客戶的需求,進一步提升營收跟獲利。
另外,根據外電報導指出,德國貨櫃航運業者赫伯羅德(Hapag-Lloyd)表示,美中航線的預訂量在本周初相較上周同期大增50%以上。
國內的物流業者分析,市場看好大陸的貨量因過渡壓縮不出貨,遞延效應造成供給不足的商機,貨櫃輪市場現在變化速度很快,原本全球各大海運業者對於北美線就沒有低價搶貨,隨著貨量出籠,也會造成各種船舶、貨櫃調度問題,當然價格就是往上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