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智慧製造競爭力 機械公會發布《食品機械產業標準》
2025/06/27 | By 經濟日報為協助食品機械產業因應智慧製造趨勢,強化整體系統整合能力與國際競爭力,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自2023年底啟動《食品機械產業標準》研擬作業,歷時一年多的產業諮詢、技術討論及專家審查,於今年6月正式發布實施。
該標準聚焦於跨設備通訊協定與數據結構,為國內首套應用於食品加工機械的產業標準,目的在協助業者建構可整合之自動化架構,並導入生產履歷與品質控管功能,以回應市場對食品安全、產銷透明及系統整合的迫切需求。
隨著社會生活水準提升,食安與產銷履歷已成消費者普遍關注議題,食品製造業者對於生產品質與流程透明度的要求亦持續升高。
然而,食品加工生產涵蓋原料處理、包裝、加熱、冷卻、檢測等多項關鍵程序,設備來源多元、介面規格不一,導致產線間資訊整合困難、數據利用受限。
2023年12月,機械公會假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召開食品機械業專業委員會會議,彙整多家會員廠商所提出的標準化需求,達成共識後,正式啟動標準研擬工作。機械公會隨即成立專案團隊,展開資料彙整、架構規劃與草案撰寫,並邀集產、學、研單位參與。
研擬過程中更獲得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專案指導與資源協助,2024年9月辦理產業交流會,廣泛蒐集產業界回饋意見;2025年3月接續召開兩場工作會議,進行草案內容修訂與技術確認,並於5月9日召開審定會議,經委員審查通過最終草案,確立標準架構與適用範圍,正式於「2025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對外公告。
該產業標準適用於食品加工生產中的主要製程設備,包括包裝、加熱、冷卻、檢測等項目,透過規範物理量監測、資料結構與通訊格式,標準化各類設備間的資料交換流程,使不同來源設備可透過統一架構整合,進而實現生產履歷紀錄、即時監控與數據分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