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市疲弱三大因素夾擊 鋼廠訂單大降逾三成 30年來最慘處境
2025/07/07 | By 經濟日報全球經濟持續疲弱,鋼市受美國對等關稅、需求端低迷與市場預期悲觀三大因素共同夾擊,上市鋼廠大嘆「30年來最慘處境」,鋼鐵產業鏈全線急凍,訂單大降三成以上,嚴重的甚至腰斬對半,各廠產銷規模緊縮,集體度小月。
中鋼專家指出,時序進到第3季,東南亞颱風、雨季,營建工地開工日數減少,加上北半球高溫、歐美暑休長假交易停擺,當下原本就屬於鋼鐵業傳統淡季,如今再遭逢外部環境嚴峻,更是雪上加霜。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鋼市進到「30年來最慘處境」,短線聚焦美國對等關稅期限7月9日後政策明朗,「看能不能誘發交易信心」,後市仍充滿不確定性,市場近期內復甦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實況商情顯示,隨著美國對等關稅延到7月9日拍板,導致近月來美國訂單全面停止,只能轉向歐盟與東協市場發展;外銷鋼廠出口受挫,回頭拚國內內銷市場,再面臨台灣淺碟經濟,加上內銷山頭盤據,只能殺價競爭,陷入「做白工」困境。
隨著鋼鐵產業接單進到低潮,向上對原料的需求自然銳減,中鋼、中鴻等上游廠7月進單數量同步萎縮,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整條產業鏈凍成冰棍」。
上市鋼廠主管說,大環境低迷下,仍見許多利好。最近國際鐵礦價格跌深反彈,每公噸收盤96.5美元,單日漲1.4%、單周漲3.2%,只要鐵礦不大跌,鋼價欲小不易,行情就有一定支撐。
部分分析認為,鐵礦此波反彈主因為技術性修正與政策預期,非根基於需求改善,因此被視為「死貓跳」恐後繼無力。此外,大陸鋼鐵現貨同步出現價格反彈,流通行情回暖引發市場想像空間,需要伴隨需求面增長,才能支撐價格持續走高。
上市鋼廠主管表示,大陸祭出經濟發展政策,表明鋼鐵產業將「去產能、防止惡性競爭」,優化鋼鐵產業結構,並支撐鐵礦需求度,權威機構預測,未來12至18個月鐵礦價格可能維持80美元至100美元區間,若有激勵的政策可加速提升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