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生技大會登場 資誠揭生醫轉型三大趨勢
2025/07/23 | By 經濟日報2025亞洲生技大會23日登場,今年主題聚焦「掌握亞洲生技新契機」,吸引國內外產業與投資界高度關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 Taiwan)以協辦單位身分參與,點出台灣生醫產業未來三大轉型趨勢,包括CDMO(委託開發與製造)、基因醫療應用與國際併購布局,並同步發布《2025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為台灣業者提供全球化發展的策略藍圖。
資誠指出,全球生醫產業正歷經重組,企業因應專利到期與研發空窗期,正積極透過中型併購與策略合作強化產品線與創新動能。台灣業者若能掌握CDMO專業分工、結合國際資源整合製藥與通路,有望在亞洲市場中建立具競爭力的區域製造基地。同時,隨著高端醫材成為新興投資焦點,台灣在私募基金與跨國合作的布局中,也將扮演關鍵角色。
在基因醫療方面,PwC澳洲Strategy&產業負責人Nick Meadows於大會發表專題演講指出,基因檢測市場成長快速,預估2030年全球規模可達330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達16.85%。
他指出,隨著DNA定序技術進步與價格降低,基因檢測已廣泛應用於篩檢、診斷與治療,並逐步走向臨床常規。英國與澳洲的公衛體系已將基因資料納入醫療基礎設施,提升預測與診斷準確度,台灣若能及早跟進,有機會建立精準醫療的全球示範案例。
至於健康投資趨勢,資誠會計師林冠宏表示,醫療支出應視為國民健康的長期投資,目前台灣健保支出占GDP比重為7.3%,仍低於OECD平均水準,未來有提升空間,建議政府可參考英國癌症新藥基金模式,對於具潛力但療效尚未明確的新藥,提供過渡性給付方案,兼顧病患負擔與產業創新推進。
資誠指出,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高利率環境下,企業更傾向採用附帶條件的併購模式,如分期支付、保留條款等,以降低風險、彈性調整交易結構。《台灣生醫併購白皮書》中指出,台灣業者已逐步擴展至美國與東南亞市場,透過收購藥證、設廠與布局通路,建構涵蓋藥品、醫材與數位健康的多元供應鏈,朝向「在台研發、赴美生產」的全球化布局邁進。
資誠所長徐聖忠表示,台灣在少子化與醫療資源受限的情況下,若能結合AI、數位工具與法規彈性,加上產官學跨域合作,有機會在下一波全球生醫浪潮中發揮綜效,推動台灣成為亞洲高階生技研發與製造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