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財政部7日將發布最新出口統計,因春節落點差異,2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同月增四天,2月出口規模估達365億至377億美元,年增率介於16%至20%,連16紅可望達陣。 財政部日前公布元月出口時表示,全球市場需求仍然穩定,特別在AI應用熱潮帶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持續受惠,相關供應鏈訂單暢旺,不過仍要關注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經濟變數對外貿的潛在影響。 展望今年出口趨勢,財政部認為,AI仍是科技產業主旋律,創新科技與AI發展趨勢...
經濟部20日公布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69.7億美元,年減3%,主要是受到春節時間落點不同、去年比較基期較高的影響,雖然年增率呈現負成長,但訂單金額表現優於預期,預估2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將轉為正成長,合計1、2月外銷訂單年增率上看7%。 經濟部繼續追蹤廠商客戶因應川普新政提前拉貨情形,已從上月的9%驟減至1%,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拉貨潮已逐漸淡化,因此2月不會再做追蹤調查。針對川普2.0關稅政策是否導致客戶提前拉貨的調查,...
AI與高效能運算成長力爆棚,貢獻去年製造業大幅成長。經濟部統計2024年製造業產值,自去年第1季終結連5季的負成長後,即上連續4季正成長,且2至3季增幅更高達1成左右,第3、4季產值均超過5兆元。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加以年底前因應農曆春節備貨效應,使得2024年第4季製造業產值5兆535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9.44%,連續4季正成長。 ...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美國總統川普計劃對進口鋼鋁徵收的25%的關稅,將被疊加在美國要對加拿大進口品徵收的其他關稅之上。這代表如果美國對加拿大所有進口品徵收25%關稅的行動若如期在3月啟動,那麼屆時加拿大被徵收的鋼鋁關稅將達到50%。 路透報導,一名加拿大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加拿大尚未被告知這些關稅的疊加本質,但表示這「聽起來很有可能」。 在本月稍早,川普對多數加拿大進口品徵收25%關稅,然而,這些關稅在上周準備實施前夕又...
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發布的數據,2024年台灣對美國出口1,163億美元,自美國進口424億美元,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且較2023年的478億美元,大幅增加55%,成長幅度居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冠。台灣也由2023年的美國第九大貿易逆差國家,在去年超過日本及韓國,成為美國第六大貿易逆差國家。而在川普第一任的2017年,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僅有167億美元,排名在13位。 川普篤信全球貿易是一「零和賽局」,只要購買進...
美國總統川普磨刀霍霍針對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10日示警,川普已多次點名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接下來必須密切關注川普即將祭出的互惠性關稅,以及台灣過去一年對美貿易逆差增加近700億美元,成長約50%,「川普已對台灣半導體和貿易逆差有所不滿,我們必需針對這二部分去思考該如何與美國進行溝通」。 中經院10日發布2025年1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48.7,指數回跌2.1,中斷連續二個月擴張轉為緊縮。 連...
經濟部發布2024年12月外銷訂單529.2億美元,年增20.8%,優於預期,呈連十紅。經濟部表示,主因AI需求帶動,以及年前拉貨動能較預期強勁。2024全年外銷訂單5,895.4億美元,為歷年第三高,年增5.1%,結束連續二年負成長。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分析,12月接單年增二成,較原預期13%好,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AI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電子、資通訊產品接單優於預期;二是年前拉貨動能比預期強勁,今年春節提早至元月,除...
經濟部指出,2024年12月我國自美國接單金額182.9億美元,年增31%;2024年全年自美接單達1,936.4億美元,創歷年第三高,年增8.6%。美國訂單增加主要因AI需求,帶動電子產品及資通訊產品增加。外界關切,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否帶來提前備貨潮?對此,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認為,備貨的訂單是有,但規模不是那麼大。 她表示,經濟部調查402家廠商,回答有提前備貨的占比是9%,較上個月8.3%略有增加,但不是大規模增...
製造業生產強強滾,經濟部昨(23)日發布12月工業生產指數108.55,製造業生產指數109.01,雙雙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近二成,表現優於預期,皆為連十紅。2024全年製造業生產指數95.73,為歷年第三高,年增11.93%,為近三年最大增幅,並終結連二年負成長。 各業中,拜AI需求強勁之賜,12月電子零組件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年增29.9%,全年增19.52%,表現亮麗。其中,12月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創歷年單月新高,...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15)日初審通過《產業創新條例》修正案,擴大投資抵減租稅優惠適用範圍,其中針對投抵支出金額上限,原本為10億元,政院版草案提高至18億元,昨日朝野達成共識再拉高至20億元,盼促進業者加碼投資。 產創條例第10條之1(智慧機械、5G等投資抵減)已於2024年底屆期,立法院經委會昨日排審相關修法,朝野對修法立場歧異不大,主要癥結點在於支出上限是否再提高。 民進黨立委邱議瑩表示,產創條例第10條之1投抵的...
台灣邁入排碳有價時代,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昨(14)日表示,政策上是碳費先行,並希望加速過渡到「總量管制碳交易」,環境部今年將展開社會溝通,最快可提前在2026年上路。若順利,將比先前訂定的2028年提早兩年。 台灣目前的碳交易制度為自願減量機制,國內碳權自產自銷,但市場現況並不活絡;未來推動碳交易總量管制,將可望接軌國際,世界各國多會給予免費配額,符合鋼鐵、水泥等業者期待,可望加大減碳誘因。 鄭麗君昨日接受本報專訪...
隨著航太與電動車等產業對輕量化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鋁合金也因此成為熱門的選擇。但是鋁合金材料容易在銲接的加工過程中產生缺陷,也會因為銲接時的熱輸入控制影響強度及品質,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金屬中心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科技預算補助下,發展國內首創4D(3D+異質)摩擦攪拌銲接技術,並榮獲2022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以及2023年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銅牌的肯定。 傳統銲接需要在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