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國科會去年啟動「推動各產業導入生成式AI先期計畫」,調查個行業對生成式AI的需求與規劃,相關團體今天舉辦「AI生成.無限可能」2024 GenAI產業高峰論壇,國科會主委吳政忠表示,國科會關注AI科技最新趨勢,再以政策協助各產業運用AI科技,未來將促進百工百業導入生成式AI,推動產業創新。 吳政忠指出,先前歷時4年的「台灣AI行動計畫」,培育超過3.3萬名AI應用人才、成就48.7%企業部署AI。如今「晶創臺灣方案」及「推動各產...
海運四大效應爆發,全球大塞港。貨攬業界指出,海運近期有四大問題一齊出籠,包括新一輪美東勞資協議將屆、大陸擴大出口南美、以哈戰事加劇、缺櫃危機延長等,新加坡、上海等全球前二大港正面臨三年來最嚴重塞港,醞釀疫後首波斷鏈危機。 國內指標航商證實,現在不僅歐洲塞港,亞洲的新加坡同樣面臨塞港狀況;內部主管也接連指出,亞洲各港口堵塞狀況是三年來最嚴重的。對此,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對於全球大塞港問題都不表樂觀,牽動運價恐續漲。業內人士引述...
專家認為,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保護主義抬頭和氣候變遷帶來的壓力不斷增加,風險成為全球海運業的「新常態」。 路透報導,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茨(Robert Gates)周一在加州長堤舉行的標普全球TPM24貨櫃航運會議開幕式上表示:「全球局勢持續緊張…我認為全球的危險水準是二戰結束以來從未見過的」。 葉門青年運動(又譯胡塞武裝組織)針對紅海和亞丁灣商船的導彈和無人機襲擊是與會者最關心的問題,但遠非唯一的擔憂。 蓋茨對與會...
國發會昨(27)日發布4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5分,較3月增加4分,燈號轉向代表景氣趨熱的「黃紅燈」,是睽違二年二個月以來首次呈現黃紅燈,主要是AI太威,使景氣復甦大躍進。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處長吳明蕙表示,4月再亮黃紅燈,最關鍵因素為AI相關應用商機,包括高速運算、雲端服務,有助於資通訊及視聽設備出口表現,且不僅外在需求增加,電機設備進口也是好轉,批發部分也因為出口轉佳而好轉。整體而言,進口有需求、出口續擴張,銷售、生產...
國際能源總署今天表示,全球的發電相關碳排去年創新高,有部分原因是一些國家的水力發電受乾旱打擊,轉而增加化石燃料使用所致。 路透社報導,科學界表明若想限制全球氣溫增幅、防止氣候變遷失控,就必須在今後幾年戮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當中最主要就是減少燃燒化石燃料。 國際能源總署(IEA)在一份報告裡說:「二氧化碳排放量非但未如邁向巴黎氣候協定立下的全球氣候目標般迅速下降,反而創新高。」報告內的分析顯示,來自發電相關的碳排在2023年...
新任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22)日表示,未來國科會的任務是,將台灣科技經濟發展成功擴及整個產業,「均衡且快速」成長,將跨部會合作,提出產業智慧化、數位化行動計畫,預計三個月內提出具體方案,首先鎖定工具機轉型為智慧製造。 在半導體領域,他提及,將在目前半導體基礎上,發展「功率半導體」,未來應用在智慧電網及電動車,從半導體到模組,都能有台灣產業。同時,也要將AI應用到各行各業、包含製造業及食醫住行等服務業。 吳誠文昨日與媒體茶敘...
經濟部昨(20)日發布4月外銷訂單金額,傳產貨品接單表現似乎出現曙光。包括基本金屬製品、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等傳統貨品接單年增率,紛紛由黑翻紅;機械接單雖仍受投資意願保守衝擊,但因半導體設備接單成長,年減幅縮小。 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4月機械產品接單15.9億美元,年減3.4%,主因全球景氣復甦步調緩慢,廠商投資意願仍顯保守,惟半導體設備接單成長,抵銷部分減幅。 4月機械接單年減幅度由3月的二位數,轉為個位數,減幅縮小...
當國人將期待與注意力集中在半導體與AI產業未來發展時,我們必須提醒政府相關部門,不要忘記維持傳統產業對經濟發展、工業獨立性、民眾就業的重要,尤其是,石油化學、金屬機械、紡織等基礎性產業,面臨來自中、韓等國極度競爭,必須給予特別協助。 石化產業是第一個從台灣進入中國設廠的產業,其特點是建廠需要十年以上固定設施並投入巨資,且不能像電子工廠那樣容易搬遷。據了解,現階段台灣石化產業在中國沒有進一步的開發規劃。 台灣石化產業基礎雄厚...
財政部昨(8)日表示,4月對美國出口受惠資通與視聽產品買氣旺盛,規模首度跨越100億美元大關達101.6億美元,年增81.6%,出超63.8億美元,締造三項歷年單月新高。 此外,今年前四月對美國出口金額占總出口23.5%,則是近24年同期最高。 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指出,我國對美出口二大引擎,是資通訊和電子零組件產品,人工智慧應用商機持續熱絡,美國政府積極把先進晶片製造和產能引導回美國本土,帶動對我國拉貨。 據財政部...
環境部今(7)日將召開第三次碳費費率審議會,工總昨日提出兩個關切,一是碳費制度應有環境、經濟與社會面的通盤性考量;二是自主減量計畫及指定目標應有合理設計。 工總指出,環境部4月29日預告碳費三子法,相關配套細節並未考量產業跨國公平競爭與實務可行性,如此將無法協助業者實質減碳,工總甚表憂心。 工總此次提出兩個關切中,針對第一項關切重點,工總表示,碳費衝擊最直接看的就是實質支出對產業影響,以自主減量計畫、指定目標與優惠費率為例...
根據研究機構彭博新能源財經發布《2024年能源轉型投資趨勢》報告,2023年全球低碳能源轉型投資總額大幅升高17%,達到1.77兆美元,創年度新高。在地緣政治動盪、高利率和成本通膨的一年中,清潔能源轉型表現出韌性。 該報告指出,電氣化運輸目前是能源轉型中支出最大的行業,2023年成長36%至6,340億美元,包括電動車、公車、兩輪和三輪車、商用車,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支出。 電氣化運輸超過再生能源行業,再生能源行業成長8%至...
主計總處簡任視察王翠華昨(31)日指出,由於出口已經轉正,部分產業備料增加,預估今年上半年有機會完成庫存去化。 學者專家普遍認為,隨著終端需求回溫、製造業庫存去化完畢,廠商的投資信心回升,可望帶動今年景氣表現。王翠華也說,她看好今年上半年庫存有機會去化完畢,但目前各產業庫存去化情況各有不同,有些已經完成甚至開始進料備貨,部分產業整體備料則偏弱,還在去化當中,但存貨已經少很多。 王翠華分析,去年12月製造業存貨量指數比9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