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匯整各種市場資料及專業分析,讓買主及讀者更快掌握台灣各主要出口產業中的最新亮點,包括創新研究成果、品牌策略、市場趨勢及未來展望等,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東台明年毛利率正向 歐洲子公司電動車應用接單看佳

2022/12/06

工具機大廠東台今天預估,明年業績有機會較今年佳,正向看待毛利率改善,目前在手訂單規模回升至新台幣45億元,東台持續擴張東南亞市場,歐洲子公司布局電動車電池殼工具機種就緒,明年接單看佳。 東台下午受邀參加券商舉辦線上法人說明會,展望明年營運,發言人嚴璐預期,明年業績目標較今年小幅增加,毛利率可望在優化策略下可較今年表現佳,主要是定價策略優化、以及原物料價格管控等措施。 至於在手訂單規模,嚴璐指出目前東台在手訂單規模約新台幣45億元,較之前回溫,到明年第1季訂單無虞,不過由於關鍵零組件控制器交期拉長至5個月至7個月,訂單有遞延狀況。 法人指出,特殊規格控制器交期拉長至半年以上,一般標準規格控制器交期縮短至6個月內,工具機所需控制器,台廠仍多以外購為主。 法人預估,東台今年業績恐無法突破新台幣百億元大關,明年至2025年,東台規劃營收和毛利率回到2018年高峰水準。 ...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路透

CRIF:供應鏈東進訂單增加 技術保護、就業恐失分

2022/12/06

台灣高科技產業陸續赴美國投資布局,市場關注「供應鏈去台化」議題。CRIF中華徵信所今天表示,建議從投資金額大小、對產業供應鏈影響與對台灣創造就業3面向做整體評估;大舉東進使台灣的訂單增加是加分,但核心技術保護與創造就業則是失分。 中華徵信所(CRIF)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客觀分析科技產業大舉東進的得失,不能只是從各企業的投資布局及收益來看,如果是從政府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來看,至少要從3面向研究,包括投資金額大小、對產業供應鏈、對台灣創造就業的影響。 中華徵信所指出,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台灣對美國的投資金額,2018年到2021年,分別為20.39億美元、3.62億美元、41.94億美元、4.77億美元,今年1至10月為10.28億美元,合計高達81億美元。這金額大概占台灣同時間對外投資金額538.81億美元(不含對中國投資)的9.66%,約占1/10,已有一定投資影響力。...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工研院IEK:2023年製造業估成長3.24% 建議謹慎因應

2022/11/30

工研院綜整國內外政經情勢,29日舉辦「2023年臺灣製造業暨半導體產業景氣展望記者會」,發布2023年臺灣製造業及半導體景氣展望預測結果。工研院向下修正2022年製造業產值為25.49兆元新臺幣,年增率4.76%。 展望2023年,國際需求不振,連帶影響國內成長動能,臺製造業需謹慎前行。預估製造業四大業別維持小幅成長,整體製造業產值達26.32兆元新臺幣,年增率預估為3.24%。至於臺灣半導體總產值則可持續攀升至5.0兆元,年成長率達6.1%,優於全球-3.6%的成長率。 工研院IEKCQM預測團隊指出,全球通膨壓力仍高、美中科技競合升溫、俄烏戰爭未歇、COVID-19疫情延續、主要經濟體數度升息,受多重不確定因素衝擊市場供需,全球經濟活動普遍性放緩,2023年全球經濟景氣前景未明。國際需求不振,全球製造業活動趨緩,影響我廠商接單動能,出口及訂單持續下滑,廠商投資意願轉趨保守...


智慧醫療示意圖。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搶新南向智慧產業商機 貿易局率團前進馬來西亞

2022/11/30

為掌握新南向國家智慧產業商機,經濟部國際貿易局長江文若率經貿訪問團前進新南向國家,今天首站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辦首場洽談,吸引52家買主洽談逾180場次,促成近1500萬美元商機。 貿協發布新聞稿指出,貿易局攜手貿協舉辦「2022年新南向智慧產業經貿訪問團」,要協助台灣的智慧產業業者,更能掌握疫後解封後的新南向商機,並成為疫後解封首發團。 國際市場智庫公司Frost & Sullivan推估,全球智慧城市產值至2025年將達2兆美元規模,關鍵技術包含AI、個人化醫療、機器人、智慧交通、能源科技等。貿協指出,除歐美先進國家開始布局智慧城市,亞洲及東南亞有上千個城市推動智慧城市計畫。 貿協說明,此次經貿訪問團鎖定為智慧產業、冷鏈物流及智慧交通3大產業主軸,其中智慧產業涵括智慧製造、智慧機械、工業4.0、智慧農業、智慧生活、智慧醫療、智慧交通及智慧城市等,也獲28家智慧產業應用...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Q3製造業產值年增3.7%

2022/11/24

經濟部統計處18日公布今年第3季製造業產值4兆3,608億元,年增3.7%。統計處分析,科技產業受惠於手機新品陸續上市帶來的備貨潮,以及新興科技與數位轉型商機延續下穩定正成長,但同時也因傳統產業受制於國際經濟下探,抵銷部分增幅。 由於產值會受價格波動影響,剔除價格因素按產量觀察,今年第3季製造業生產指數138.29,創下同季新高,但年增率僅正成長0.1%,幾乎與上年同季持平。 若按產業別分析,科技產業中的電子零組件業產值續創歷年單季新高,為推升製造業產值成長之主要貢獻來源,年增11.9%。 其中,積體電路業受惠科技新品備貨效應,加上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等新興科技應用推升晶片需求,產值攀升至7,846億元,為歷年單季新高,年增43.8%。 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因資料中心需求旺盛而受惠,帶動伺服器及網通設備產出,產值年增26.5%;但液晶面板因終端產品需求疲軟致價...


台灣水泥公司22日宣布,將正式進軍綠電交易市場。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台泥進軍綠電交易市場

2022/11/24

台灣水泥公司22日宣布,將正式進軍綠電交易市場,透過新成立子公司能元超商啟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初期是2023年開放自台泥企業團釋出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103MW、約1.5億度綠電,出售給其他產業取得永續綠電,後續也會提供其他企業進行綠電買賣交易。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台灣的天然資源不像挪威有著大量河川可供應穩定水力發電,也不像是冰島擁有源源不絕的地熱,台灣無法發展單一一種再生能源就足夠。也因此台灣更要把握住每一個1%、2%的再生能源,細細堆砌、儲存、並珍惜地運用,讓綠電被有效率的優化使用。 台泥表示,新成立的能元超商,將打造一站式能源管理服務,啟用「能元超商綠電交易平台」,初期是結合台泥各子公司「風、光、地、海」多元化再生能源種類與資源,自2023年起開放再生能源裝置容量達103MW,約1.5億度綠電在平台上銷售,其中將提供一定比例度數供出口導向需求的中小企業購買,協...


台電與三菱簽備忘錄 目標2030年林口電廠混氨達5%</h2>

台電與三菱簽備忘錄 目標2030年林口電廠混氨達5%

2022/11/16

為逐步達成電業零碳目標,台電今天與三菱集團簽署「混氨技術合作備忘錄(MOU)」,將在林口電廠推動燃煤混氨發電示範,短期目標要為2030年前達成混氨5%,預計每年減碳量達9000公噸,長期將逐步提升至20%目標。 台電、三菱集團今天舉行「混氨技術MOU簽署儀式」,由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三菱重工能源・電力事業部執行長土師・俊幸、三菱商事次世代燃料石油事業部總經理羽場・広樹、三菱商事機械總經理兼執行長中島・拓共同簽署MOU。 台電表示,三菱重工、三菱商事機械將負責林口電廠的鍋爐設備改造,三菱商事負責氨氣供應鏈規劃,若達成混氨5%發電示範目標,林口電廠年減碳量將達9000公噸,相當於23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年吸碳量。 王耀庭致詞表示,面對2050淨零排放目標,電力事業減碳是重要的一環,台電持續推動燃煤改燃氣發電、儲能、再生能源等工作,其中也包含燃煤電廠混氨發電,因此與三菱展開合作。 ...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

友通攻電動車 偕車用資安公司響應MIH盛會

2022/11/15

工業電腦廠友通資訊近年跨足電動車(EV)市場,本月於「MIH Demo Day」活動中,攜手趨勢科技今年成立的車用資安子公司VicOne,首度對外展示車載軟體安全應用服務相關技術,以定義整車管理和空中連接標準的安全和攻擊預防。 「MIH Demo Day」為MIH聯盟工作小組電動車技術年度發表盛會,現場工作小組展示諸多研發成果。本次友通於「資訊安全及空中軟體升級(Security & OTA)工作小組」中搭檔VicOne,展示去中心化身份識別(Decentralized Identity,DID)加上NFT的應用,進行車主身分的識別及資料保護,為智慧移動產業注入新動能。 隨著EV相關新技術加速興起,與之息息相關的車聯網發展也受到更多的關注,其應用最終更會融入到智慧城市,各式各樣的移動載具、交通號誌及交通基礎設施透過網路來大量的分享數據,後臺便可藉由這些數據進行AI雲運算,來提...


保守看景氣 永裕進攻綠色材料 子公司電池材料認證中</h2>

保守看景氣 永裕進攻綠色材料 子公司電池材料認證中

2022/11/14

塑化廠永裕今(14)日下午召開法說會,董事長王威程表示,第4季表現估將與去年同期相同,展望明年,由於國際品牌商保守看待市況,終端新品數量不如往年多,因此公司看法相對保守,不過在看好紙容器等綠色環保材料的發展,將積極提高環保原料的比重。另永裕旗下新永裕也積極切入電池市場,目前已送樣給電動車客戶認證中。 因應產業景氣的變化,王威程表示,在產銷上分別擬定不同的策略,其中在生產上,將建置自動化線上檢測等,降低人力成本、活用倉儲週轉,此外為達成節能減排的目標,將持續強化兩岸碳減,並定期召開節能節水會議,規劃關燈生產、全自動製程,興建永裕塑膠有限公司廠房,拓展中國大陸包材市場等。 王威程指出,未來幾年將聚焦綠色環保材料,積極提高產品環保原料比例,今年推出海廢軟管材,明年將加入紙材、環保餐具新產品,預計明年底送樣。同時也將開發有機類環保塑材,兼具減塑及有利塑膠分解,以因應國際環保規範。且配...


隱形台廠踢進世足賽 四大產業台灣隊出列</h2>

隱形台廠踢進世足賽 四大產業台灣隊出列

2022/11/10

台灣製造,連世足賽都愛用。世足賽從球衣、球褲、球鞋、護具、運動裝備袋到足球,都少不了MIT,分拆來看包括纖維、布料、球褲、鞋面、鞋底、鞋帶、足球皮表面等都是產業佼佼者,怪不得連外媒都說,台灣其實是世足賽的最大贏家。最新一期的《財訊》雙週刊以「隱形台廠踢進世足賽」為題,深入報導世足賽場外的台廠贏家,同時挖掘在運動風潮下,台股還有哪些投資機會? 2022年的世界杯足球賽,是全球疫情逐步解封後的重要賽事。國際足球總會預估本屆賽事的全球觀眾人數將達50億人,再創新高紀錄,超過上一屆俄羅斯世界杯觀眾35億人。以目前全球人口逾77.5億人計算,相當於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都會觀看世足賽,預計收入將達100億美元,周邊商品的產值更高達3000億美元。 以足球來說,總部位於新北市新店的龍偉實業,已經連續四屆受到愛迪達指定製造比賽用球。在一顆球的背後,是一段台廠打敗日、韓大廠的故事。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