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翔董事長胡開宏今天參加遠見高峰會專題論壇,他表示,觀察用電大戶及國家需求,漢翔有條件達到雙贏,投入綠能和儲能,幫助國家用電穩定;而台灣能源布局需要「國家隊」,不能單打獨鬥。 談到台灣能源布局,胡開宏指出,燃氣儲存量要變大,並須符合戰時需求,基礎設施要弄好,能源供應不中斷;他表示,儘管燃煤減少,也不能廢除;至於核能使用,需要全民來思考。 胡開宏指出,漢翔透過科服單位積極拓展減碳商機,看好能源業務乘風起飛。漢翔除了推展沼氣發電系統,也進軍儲能市場,去年10月啟動5MW儲能系統,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漢翔現在規劃再投資興建第2、第3案場,並與夥伴合作儲能櫃,提高安全與效益。 在發電系統業務方面,胡開宏指出,漢翔近期運用航太專業能量及電廠統包經驗,獲得台電電廠更新案、中油自用發電設備採購案等大單,布局燃氣渦輪發電。 他指出,漢翔已與美國GE Gas Power簽署航改型...
大陸十一長假後貨量逐漸增加,SCFI貨櫃運價指數21日公布跌勢收斂,指數下跌35.31點,來到1778.69點,周跌幅1.95%,已經連續18周下滑,四大遠洋線還是走低,美國線跌幅縮小,歐洲線依舊重挫。 北美線本周跌幅開始減緩,遠東-美西線上周跌幅達12.5%,本周每FEU(40呎櫃)價格來到2,029美元,下周將面臨2千美元保衛戰,本周較前一周下跌68美元,跌幅3.24%;遠東到美東每FEU(40呎櫃)為5,639美元,較前一周下跌177美元,跌幅3.04%。 本周遠東到歐洲運價下滑的幅度相對美國線大,每TEU(20呎櫃)來到2379美元,較前一周下跌202美元,跌幅6.52%;遠東到地中海運價每TEU(20呎櫃)為2,568美元,較前一周下跌179美元,跌幅6.52%。 近洋線方面,遠東到日本關西及遠東到日本關東每TEU(20呎櫃)較前一周分別下跌2美元及4美元;遠...
經濟部統計處今(24)日公布9月工業生產指數,9月工業生產指數為132.10,年減4.8%;9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3.98,年減4.83%;兩指數都終結「連31紅」。 統計處預估,10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130.65至134.65,年減5.0%至年減2.0%,恐出現「連二黑」。
台達電19日起一連三天參與Energy Taiwan 2022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以「Dr. Energy 能源管理專家-邁向淨零 與你同行」為主軸,首度大規模展示可涵蓋低碳電網、低碳廠辦、低碳交通、低碳住宅四大範疇的DeltaGrid® 能源管理平台。 DeltaGrid® 整合太陽能、儲能、電動車充電樁與節能軟硬體產品,提出包含高效創能、穩定電力供應、碳排放追蹤、RE100太陽能餘電調度、社區與充電站能源管理、工廠節能等低碳轉型應用。 台達電表示,DeltaGrid® 是全台首套以系統層級通過IEC 62443-3-3資安認證的解決方案,強化設備整合介面,能充分保障能源系統安全。此外,本次展覽也將展出台達能源基礎設施年度新品,包含專為土地受限的工商廠辦設計的一體式儲能系統、唯一台灣製造的MW級PCS及350kW直流快速充電樁、DeltaGrid® EVM充電管理系統等。 ...
漢翔公司13日在美國與GE Gas Power公司舉行航改型燃氣渦輪發電機組「維修在地化」及「混氫發電應用」之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漢翔公司由胡開宏董事長出席,GE則由GE Gas Power亞洲區總裁Ramesh Singaram代表簽署,同時由我國經濟部長王美花及美國商務部助理部長Venkataraman擔任共同見證人。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近期領軍率團訪美,帶領台灣多家企業與美商簽署多項合作備忘錄,為強化與美商企業供應鏈夥伴關係而努力,王部長表示期盼在MOU的合作模式之下,美台雙方企業互相學習彼此優勢,在共同的理念之下,深化雙邊關係,一起搶下全球更多商機。 全球各國為了因應國際減碳趨勢,紛紛制定淨零碳排政策,由於氫氣燃燒僅會產生水,不會產生碳,因此無二氧化碳污染的疑慮,被視為終極潔淨能源。日前發布的臺灣氫能政策顯示,經濟部已籌設氫能工作小組,未來將全力協助產業了解氫能及相關商...
隨著臺灣綠色能源轉型腳步加速,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2022年TIE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以永續綠能為主題的「永續發展館」,結合了跨部會與法人的成果,以新農業2.0、綠能科技、循環經濟與安全職場等面向,展現創新低碳科技,協助產業在面對淨零排放的浪潮進行綠色轉型。 根據臺灣國發會3月宣告的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圖中,2050年臺灣電力來源,有9%到12%要仰賴氫能。「永續發展館」中就展出了由經濟部能源局支持,工研院團隊研發的氫能減碳技術,將以往電子、半導體產業製程需要燃燒處理的餘氫回收再利用。回收後的氫氣,可以再純化回到製程中循環利用,或是使用定置型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發電為廠區供電,有效降低企業碳排。 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漢英表示,工研院十分重視產業氫能應用技術的發展,今年六月工研院發表的「臺灣2050氫應用發展技術藍...
塑膠射出機龍頭富強鑫昨(11)日表示,參加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展有新單斬獲,取得包括運動產業、電子產業和民用品客戶針對所推出的全電機、多色機、伺服節能機等新訂單,有助接單保持良好的能見度。 富強鑫表示,該公司近年來專注於本業積極推動細分化市場,往更高附加價值的製造服務化體系發展,致力將產品做深、做透和做精的策略。 此次重回上個月底登場的台北國際塑橡膠工業會,即以「電動化高效節能射出機」獲得「塑膠射出成型機械類優等獎」,「伺服泵AI預知監診系統」也獲得「智動化塑橡膠成型機械及其周邊設備與系統類優等獎」。 同時又額外獲全場唯一的「智慧機械獎」,凸顯富強鑫是為塑膠射出成型產業最新技術的領導先驅。 而在此次展會上接單也有所斬獲,成功取得包括運動產業、電子產業和民用品的客戶針對全電機、多色機、伺服節能機等新訂單合作,挹注該公司在手訂單保持良好的能見度。 展望前景,富強鑫...
經濟部投資處為協助廠商掌握東協及印度最新的投資商機與經濟趨勢,於今(6)日舉辦「2022台灣-東協、印度投資策略夥伴論壇」,邀請東協及印度投資主管單位,介紹後疫情時代各國投資優惠。 經濟部林全能次長致詞表示,美中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歐美日等國提出關鍵產業自主化政策,以及供應短鏈化等發展,都促使跨國企業調整供應鏈及投資布局。東協及印度受惠於人口紅利、資源豐富,對外人投資優惠條件,及積極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成為供應鏈重組移轉之重要目的地。 經濟部將持續從貿易、投資及產業合作等面向,協助台商在新南向國家尋求可能的合作模式與投資商機,並持續與新南向國家洽簽或更新投資保障協定,維護台商投資權益。隨著疫後商機的回溫,經濟部將陸續組團,服務我國業者赴東南亞考察投資商機,深化與各國的投資夥伴關係。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永續資深策略長張超群表示,從美中貿易衝突與科技爭端、疫情與氣候變...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自結9月合併營收新台幣25.11億元,是7個月來低點,不過仍是4年來同期高點,第3季營收79.2億元雖季減3.8%,仍創歷年單季第3高。 上銀今天公布9月自結合併營收25.11億元,較8月26.28億元月減4.4%,比去年同期25億元微增0.44%,是今年3月以來低點,不過是2019年以來同期高點。 上銀第3季自結合併營收79.2億元,較第2季82.35億元減少3.8%,不過比去年同期75.3億元增加5.2%,創歷年同期次高,也是歷史單季第3高。 法人指出,上銀第2季針對部分毛利較差的產品,進行價格調整,漲價幅度約5%區間,漲價效應在第3季持續發酵,部分抵銷歐洲和中國市場拉貨疲軟的變數。 累計今年前3季上銀自結合併營收237.22億元,較去年同期205.7億元成長15.33%。 美系外資法人指出,中國製造業經理人指數(PMI)持續回穩,預估中...
2050淨零排放已是全球共同目標,以出口導向的台灣,面對國際碳管制的趨勢挑戰下,政府呼籲企業須訂定淨零排放目標期程,因應國際貿易市場趨勢。針對台灣企業淨零轉型需求,工研院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支持下,率先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溫室氣體查證機構認證資格,提供國內產業進行碳盤查第三方查證服務,並與威力工業網絡(ORing Industrial Networking)進行淨零排放簽約合作,推升企業邁向綠色轉型與低碳化。 工研院副院長彭裕民表示,各國在發展淨零排放的過程中,推出針對碳排放進行定價的政策,包括:碳稅、碳費、總量管制、碳交易等制度,藉以規範管制,減少氣體排放。我國政府近年也開始輔導國內企業計算產品的碳排放量,但根據經濟部工業局2021年的盤查結果,國內超過10萬家廠商有急迫的碳盤查需求,經統計合格的查證機構僅有7家,工研院作為推動產業淨零排放的堅實夥伴,藉由新成立的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