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台灣微軟攜手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鉅鋼機械、資誠創新諮詢、信驊科技以及達易智造等多家業界夥伴,於日前舉辦「Copilot+ Agent雙軸AI世代:助力製造轉型,實踐『智』造升級」論壇。此次論壇聚焦於工具機產業的AI應用,深入探討製造業現況與未來趨勢,並致力於建構完善的「智」造生態系,以應對全球市場瞬息萬變的挑戰。 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理事長陳伯佳指出,企業導入AI工具不僅能促進產業升級...
美國總統川普8日表示,將對進口銅材課徵50%關稅,且可能明年起調高進口藥品稅率至上看200%。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銅關稅可能最快7月底生效,引發銅市動盪,美國以外地區的銅價重挫,可能在龐大的供應鏈引發連鎖效應。 美國是用銅大國,根據摩根士丹利研究,美國的銅淨進口量占整體需求的36%。若美國實施銅關稅,智利將首當其衝,因為是美國最大的銅進口來源國。美國一年進口70萬噸精煉銅,智利就占了50萬噸,而智利國營銅業公司Codelco供...
美國宣布首波對等關稅名單,傳統產業當中,對製鞋、成衣、食品等領域衝擊較大,自行車、塑化、鋼鐵等影響較小。製鞋業者表示,就此關稅稅率來看,台廠將可重啟擴產與接單計畫;紡織業者則指出,率先公布的14國都還有談判空間,後市不悲觀。 製鞋業者指出,台資製鞋廠產能分布較多的印尼、柬埔寨等地,印尼關稅維持32%,柬埔寨則由49%降至36%;但與先前公布的越南20%稅率相較,越南仍是製鞋主要產地中,關稅相對低的國家。 以台資鞋廠觀察,越...
鋼市陷困境,上市鋼廠專家表示,鋼鐵內銷是淺盤經濟,外銷是定輸贏的大局,出口不能悖離全球發展走勢,目前全球鋼市面臨三大問題,基本上都陷困局,導致市場無活力,但並非台灣單方面能改變,業者只能求新求變突圍。 檢視這三大問題,業內專家指出,首先,是鋼鐵市場結構失衡與產能過剩。根據OECD報告指出,全球鋼鐵產能達24億公噸,但自2019年起需求連年走弱,加劇供給失衡,尤其大陸鋼企持續補貼推高產能,導致全球鋼鐵出口過剩。 此外,全球經...
為達2030年減碳目標,經濟部今(4)日將舉行製造部門減碳旗艦行動計畫社會溝通會議,「產業自主減量旗艦計畫」將首度亮相。經濟部規劃未來五年投入150億元,四路並進推動製造業自主減碳,估可減碳370萬噸。 旗艦計畫四大推動重點,首先是針對「難減」產業,協助汰換高成本製程設備,協助鋼鐵業製程中的加熱爐改善可減少排碳六成;其次,推動汽電共生煤轉氣,透過設備燃料替代,若以天然氣替代燃料煤,可減少排碳三成。 第三,利用AIoT、智慧...
2025第3屆台灣鋼鐵產業鏈如何迎戰碳邊境限制國際研討會今天在高雄登場,專家指出,降低碳成本、創造鋼材的「綠色價值」是重中之重,鋼廠絕不能忽視。 這場以鋼鐵金屬產業為對象的國際研討會今年邁入第3屆,論壇主題除以歐盟CBAM為討論主軸,也關注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國外鋼材銷美的碳防堵新的政策;美國版碳關稅啟動,鋼鐵業如何在碳與關稅的糾結中找到出路等課題。 高市府經發局副局長陳怡良指出,今年鋼鐵業面臨關稅、匯率等變化,...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發展與數位轉型加速,資料中心面臨著不斷增長的計算需求以及嚴格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續性目標,液冷技術因具備高效散熱與節能減碳的特性,正逐步取代傳統氣冷方案,成為新一代資料中心基礎架構升級的核心關鍵。代工大廠英業達作為「液冷技術」的先驅,不僅在LexisNexis數據諮詢服務專利比較中,展現出領先且強大的專利能力,也因此在DIGITIMES平台發布《兩相液冷技術能見度浮現 液冷專利布局同步上升》調研報告中,獲得了全球第4名的佳...
中鋼1日公布6月出貨77.8萬噸(包含中龍),較5月的87.6萬噸,減少9.8萬噸,減幅11.2%。其中, 中鋼出貨60.4萬噸,較目標67.8萬噸少7.4萬噸;中龍出貨 17.4萬噸,與目標量相同。 另6月出貨量也比目標85.2萬噸少7.4萬噸。 中鋼統計,集團內銷出貨合計46.2萬噸,較目標少1.9萬噸,主要為因應美國鋼鋁關稅提高至50%後,客戶與其下 游,對於關稅分擔等問題無法立即達成共識,因此為降低風險,拉貨意願不高。 ...
新台幣匯率持續飆升,機械業成大苦主。台灣機械公會理事長莊大立很無奈,表示匯率狂升已嚴重衝擊廠商獲利,很多業者暫時不接單,恐出現慘況三部曲「不接單就有可能造成無薪假,甚至被迫裁員,最後就是出現倒閉潮」。 莊大立表示,他並非外匯專家,但可以很確定的是,對機械或工具機業者來說,匯率愈低愈好,這幾年雖然新台幣有貶值,但是相較其他競爭對手日本、韓國、歐洲、中國大陸,新台幣卻相對強很多,對競爭力影響很大。 對於新台幣匯率,央行總裁楊金...
經濟部20日發布5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79.3億美元,創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8.5%,連四月呈雙位數正成長,並擠進歷年單月前十強。累計今年1至5月外銷訂單2,638億美元,年增15%。 經濟部統計處代理處長黃偉傑表示,主因是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需求不墜,且「AI需求一直都超乎我們想像的強勁」。惟部分傳統貨品因需求續疲,加上持續受到海外同業低價競爭影響,抵銷部分增幅。 經濟部因此預測6月接單金額為530~550億美元,月...
為因應電動車、5G與低軌衛星等高效能電力電子元件日益增長的需求,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國研院國儀中心)與鼎極科技攜手合作,共同開發「紅外線奈秒雷射應用於碳化矽(SiC)晶圓研磨製程」的關鍵技術。此一突破性成果成功提升碳化矽晶圓研磨速率與品質,顯著降低製程成本與材料損耗,有效回應產業界對於高效率、低損耗製程的迫切需求,並為國產化合物半導體功率元件量產鋪路,拓展未來電動車、再生能源、資通訊設備等民生應用場域的發展潛力。 ...
路透報導,鴻海與輝達(NVIDIA)正在洽談未來幾個月內,在鴻海德州休士頓的新工廠部署人形機器人,用以生產輝達的人工智慧(AI)伺服器。 這項合作創下多個紀錄,包括首次由人形機器人協助製造輝達AI產品,鴻海第一個在產線使用人形機器人的AI伺服器工廠,將大幅改變生產製造生態,象徵著製造流程轉型的里程碑。 針對外電報導,鴻海20日沒有評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之前表示,攜手輝達在AI伺服器與自動駕駛等領域合作之後,下一個一定是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