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鞋、成衣、食品陷暴風圈 紡織業稱稅率還有談判空間
2025/07/09 | By 經濟日報美國宣布首波對等關稅名單,傳統產業當中,對製鞋、成衣、食品等領域衝擊較大,自行車、塑化、鋼鐵等影響較小。製鞋業者表示,就此關稅稅率來看,台廠將可重啟擴產與接單計畫;紡織業者則指出,率先公布的14國都還有談判空間,後市不悲觀。
製鞋業者指出,台資製鞋廠產能分布較多的印尼、柬埔寨等地,印尼關稅維持32%,柬埔寨則由49%降至36%;但與先前公布的越南20%稅率相較,越南仍是製鞋主要產地中,關稅相對低的國家。
以台資鞋廠觀察,越南比重最高的是來億,占比超過九成,其次為志強,占比逾六成,鈺齊占比約59%。相對而言,三家大廠受關稅影響程度最小,相對具優勢,也有利於後續接單。
印尼布局則以寶成的53%、豐泰14%最具代表性;另外,來億、志強、鈺齊及中傑等目前在印尼都有擴廠計畫。柬埔寨部分,志強產能比重約36%、鈺齊約28%。
業內估,以製鞋FOB價觀察,若全數出口產品課徵20%至36%關稅,對於終端產品影響約在中個位數百分比,如NIKE平均漲價幅度約落在5%,將有效抵銷關稅成本增加。
成衣方面,業者目前生產基地以越南為主,印尼、柬埔寨則是近年崛起的新興生產基地,尤其是印尼為各成衣業者擴產重點。面對美國對印尼、柬埔寨、孟加拉在內14國課徵高額關稅,紡織業者表示將謹慎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