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ENS
推薦
立即註冊
去年8月為全球第一棟榮獲健康建築國際WELL建築研究院(IWBI)「WELL最高白金等級」認證的孕學林產後護理之家,能推出超前產業與既有社會觀念的月子中心,是秉持什麼理念?能落實高標準,在於孕學林對新手母親與寶寶,透過知識與科技提倡健康價值的文化。 由全球健康建築認證機構美國IWBI所頒布的「WELL健康建築」,是全球首度以人為本,結合醫學、科學與行為研究,推出具有10項指標的WELL認證,嚴格把關建築空間的10大項目。取得認證需要...
後疫情時代帶動產業加速數位轉型的節奏,但如何運用新興技術,替現行服務或產品賦予新價值,是企業必須躍過的門檻。 由國立台灣大學資電學院教授團隊出來創業的動見科技有限公司,透過自家研發的AI影像自動辨識及機器學習技術,推出能分析即時街景、動態圖資及交通路況的影像平台,將被動觀看的影像,賦予主動萃取資訊的價值,導入技術在傳統產業中,不僅強化數位化轉型,同時替台灣傳統強項的硬體產業,附上全新的價值。 台大三位教授各在自身領域皆累積...
經濟日報 記者劉芳妙/台北報導 玻璃加上塑膠的混合鏡頭(G+P)導入智慧手機成為去年以來市場熱議話題,不過,隨著大立光以全P(塑膠)設計,順利解決3D感測鏡頭發射端過熱的問題後,一舉封殺晶圓級鏡片及玻璃鏡頭導入手機的可能性;對於玻璃鏡頭的應用,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仍認為,車用需求較大。 大立光以塑膠鏡頭的技術及良率優勢,稱霸全球手機鏡頭市場,不過,隨智慧手機市場成熟,競爭激烈,加上規格不斷升級,各手機品牌廠也積極尋求...
經濟日報 記者蕭君暉/台北報導 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表示,集團去年營收突破1兆元,今年在非筆電產品出貨量持續提升,以及大客戶持續下單新產品的帶動下,集團全年業績可望成長10%至20%。 許勝雄說,隨著全球進入物聯網(IoT)、5G與人工智慧(AI)等新應用,帶動智慧時代來臨,將產生許多跨領域的連結,塑造出新商機,未來會持續加大智慧醫療產業的布局,為集團開啟新商機。 許勝雄曾任工總理事長,積極投入協助台灣產業...
經濟日報 吳育宏 未來十年,要正確解讀商業模式的轉變,「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是我們必須理解的關鍵字。 從大量生產的標準化產品,走向接單生產的客製化產品,1990年代崛起的「戴爾電腦(Dell)」堪稱業界的先驅。透過直接銷售給終端使用者的「直銷模式」,戴爾顛覆了當時電腦市場的遊戲規則,不僅名列「財星雜誌」全球500強企業,並曾站上個人電腦(PC)全球第二名的位置。 我個人認為戴爾的成功...
經濟日報 張義宮 在台灣施耐德電機總裁毛莉莉經營管理的精要中,人才培育最重要,因為所有的業務都要靠人。在擔任高階管理人初期,職場導師教導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人才的重要性,這也成為她經營管理上的座右銘。 毛莉莉說:「那位導師用英文的俗話icing on the cake,意即蛋糕上裝飾用的糖霜來比喻,員工好比蛋糕、生意好比蛋糕上裝飾的糖霜;蛋糕愈結實,就愈能夠支撐糖霜的重量與變化而不倒塌。」 跨國輪調 完善培訓 ...
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尹慧中/深圳7日電 鴻海子公司富士康工業互聯網(FII)董事長陳永正7日表示,工業互聯網市場商機大,FII今年仍將維持穩健獲利,並結盟「A股第一大科技股」海康威視,搶進多元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商機。 海康威視是全球安全監控業龍頭,陳永正首度透露雙方已展開合作,他認為,FII攜手海康威視,是「強強結盟」,合作效益可期。 FII 8日在上海A股正式掛牌,並舉行掛牌敲鐘儀式,陳永正在FII掛牌前接受本...
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台北報導 經濟部次長龔明鑫預告,繼微軟、Google來台設研發中心之後,思科也將在今年下半年來台設研發中心。 龔明鑫並說,已落腳新北市的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Amazon Web Services,AWS)曾對他表示,AWS若是發展電子商務,不用來台灣,但若要發展物聯網,尤其萬物聯網,一定要來。 為什麼外商爭相來台灣設研發中心?龔明鑫表示,因為台灣有優秀的工程師,政策也支持,故能吸引外商。...
經濟日報 記者宋健生╱即時報導 台中市經濟發展局今(29)日在台北集思會議中心舉行「水湳智慧城第一種創新研發專用區」招商說明會,現場吸引台開、新光三越百貨、日商瑞穗銀行等國內外多家具投資意願業者參加。 台中市經發局長呂曜志表示,台中躍升成全國第二大城,顯示城市競爭力成長卓越,近期市府不斷推出重大建設,致力築巢引鳳,希望讓更多企業進駐台中。 「水湳智慧城第一種創新研發專用區」未來將提供研發機構、企業總部及創新育...
經濟日報 記者 謝佳雯 美桀是一家成立20年的電感廠,自創立至今從來沒有一年虧過錢。一路走來,從代理商轉進存在技術挑戰的製造業,進而成為前進中國大陸重慶設廠的第一家被動元件廠。這個關鍵性的決定,讓美桀這幾年迎接豐收年。 1995年,全球知名的「CE標誌」誕生,這不僅是歐盟安規標準,更成為美桀董事長羅鵬程、總經理羅文豪當年創立公司最主要的時空背景。 羅鵬程說,以前家電數量和種類太多,電磁波會產生雜訊,互相干擾,...
經濟日報 記者謝佳雯/台北報導 信驊董事長林鴻明表示,正積極打造新產品360度影像處理晶片,預計第3季量產,明年第1季放量出貨,技術領先同業二到三年,將成為公司的「第三隻腳」,驅動下一波成長,目標整體毛利率能很快衝上60%以上新高,並朝公司總市值翻倍至20億美元以上邁進。 信驊是全球伺服器遠端管理(BMC)晶片龍頭,市占率六成,過去十年營收年增率均高達二至三成,營收、毛利率、稅後純益、每股純益表現迭創新高,憑藉著「...
經濟日報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隨著傳統汽車邁向電動車的時代,國內齒輪製造業第一大廠和大,率先投入電動車減速齒輪箱研發與製造,全球電動車龍頭Tesla到傳統百年車廠相繼投入電動車,和大緊握關鍵技術,成為各電動車廠最強合作夥伴。 和大董事長沈國榮表示,因應市場需求,積極擴充智能生產線,並準備啟動海外擴廠。以下是專訪紀要: 問:大家想到電動車就想到特斯拉,想到電動車就想到和大? 答:和大並非特斯拉最早合作夥伴,當初因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