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四大老請命 別刪科技應用預算
2019/06/24 | By CENS近年我國中央政府每年編列各部會的科技研發經費預算(科技預算)逐年上升,但相對用於產業應用的經濟部技術處科技預算,卻有微幅下降趨勢;產業大老為此向政府請命,盼不要刪減應用預算,以維持我國產業競爭力。
據主計總處中央政府預算,過去每年的中央政府科技經費逐年上升,2016年破千億後,去年達到1,168億元,但經濟部技術處的經費卻逐年下降,去年預算數只剩148億元。包括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等四位大老提出警訊,若技術處預算持續縮減,恐將不利業者布局全球市場。
盧明光指出,1970年代台灣在產業研發領域投入經費帶來龐大效益,讓世界各國仿效台灣,如果政府減少經費投入支出,台灣恐怕會在AI、大數據時代無法跟上腳步,台灣未來的五到十年恐怕會比現在還要更落後。
施振榮則表示,預算比重如果失衡,恐怕也仍然會對產業造成影響,尤其,現在各行各業都必須要透過科技應用轉型,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政府也要運用政策創造市場,強化應用資源。
針對經濟部技術處預算逐年下滑,朱志洋也相當感嘆,以機械產業看,經費一年看起來減少不多,但是,只要少1億元,本身產生的效益至少會減少十倍。
朱志洋說,台灣工具機產業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南韓,南韓每年都花了很多功夫在企業補助,且每年經費都超過台灣相當多,更遑論中國大陸、美國、歐洲、日本提供的研究預算更是遠超越台灣。
朱志洋指出,政府每年都在削減研究型法人機構經費,站在業者立場上相當不可思議,理論上應該是要每年增加,如果這筆錢花在半導體等重點產業,產生的效益就不只十倍,有可能會來到20、30、50倍。
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表示,技術處的科專預算主要用在推動產業科技研發,但觀察近年經費走勢,十年減少51億元,從研發面、人才面、專利面均屬不利。
新聞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