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鴻海MIH平台透過三大特色 解決電動車發展瓶頸

2021/01/20 | By 經濟日報

鴻海技術長暨 MIH 開放電動車平台軟體負責人魏國章昨(19)日表示, MIH 開放平台成員數最近一個月倍增,已經超過 400 家,並規劃舉辦開發者大會,進一步擴大電動車開放平台生態系統,將會透過軟體定義、軟硬分離與開放生態這三大特色,來解決產業界想要發展電動車的瓶頸。

對於鴻海未來是否可能為蘋果造車?魏國章說,他是負責軟體,而且熟習的領域是科技,至於商業部分,他並不知道。魏國章今天出席天下經濟論壇,並作出以上表示。

魏國章認為,傳統汽車產業有三個痛點,第一是硬體定義,車子只要落地,就會貶值;再來是複雜的架構,導致供應鏈管理難度提高;最後是封閉系統,新廠商很難參與及開發。

不過,鴻海 MIH 電動車開放平台,透過軟體定義、軟硬分離與開放生態,能夠突破目前汽車產業的封閉環境,並解決現階段電動車發展所遇到的瓶頸。

鴻海自 2020 年 10 月下旬宣布成立 MIH 聯盟後,12 月中成員來到 200 家,而最近 1 個月,廠商數量更是翻倍成長,截至 2021 年 1 月中廠商數已經突破 400 家,魏國章也指出,未來將舉辦 MIH 全球開發者大會,但時間不便透露。

魏國章近日也接下 MIH 軟體平台負責人,他強調,鴻海是全球最大資通訊 (ICT) 產品製造商,但現在會讓大家看到「軟一點的鴻海」,軟體定義未來世界的趨勢成形,加上開放平台的力量,將會是未來 MIH 平台最大的價值。

魏國章認為,未來在電動車產業的發展也會有 G2 的情況,且美國、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各地智慧城市結合交通模式都不一樣,透過 MIH 開放平台,以及 EV Kit 可以加速對接能力,縮短落地時程。

他說,EV Kit 提供聯盟開發者 Drive -by-wire 的車端平台,將開放車端通訊資訊 (CAN 通訊協議) 讓開發者可在自動駕駛、智慧座艙與動力系統上進行開發,2021年1 月正式對外釋出、2 月開放全球開發者預訂, 4 月底開始對外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