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副廠零件商機 逆勢噴發
2021/03/02 | By 經濟日報全球發展電動車,老車AM(Aftermarket,售後維修的副廠零件)市場逆勢噴發。AM大廠指出,由於全球汽車供應鏈廠商,多數投入電動車組建開發與生產,但「老車」維修市場仍在,全球大廠轉向台灣AM供應鏈下單,汽車零組件客戶需求出現變革,原廠反而轉向原本AM廠商下單做OES(原廠委託製造零件)。
車燈大廠帝寶工業指出,去年以來已有歐美日多家大型車廠向帝寶下單,由帝寶供應OES料件,主要的產品是已停產超過三到四年的車款,原廠供應鏈已不再生產,轉由帝寶公司供應。
另外,有的車款是直接以帝寶原本的產品供應,有的車款則是重新開模再生產,但由於是原廠下單,而且已經開始出貨,這也顯示台灣的汽車零組件廠技術能量與品質,已獲原廠肯定。
進一步說,在電動車大舉發展的環境下,台灣汽車零組件供應鏈不僅取得發展電動車組件的機會,也逆勢獲得各大車廠的青睞,而得以打入原廠後勤體系,得以擴大營運版圖。
業界指出,傳統OEM的汽車零組件廠除了因應車廠新車組裝時所需的零組件之外,新車停產之後,動輒還要備料五到十年,以因應車主之後維修的需求。這也是原廠零組件成本較高的原因之一。
台灣汽車零組件最早以AM市場為主,鎖定市場上暢銷車款自行開發可以對應的零組件,消費者或是保養廠體系可以選擇不同的零組件來源更換,價格明顯較原廠零組低了不少。
AM市場除了產品價格之外,產品的品項齊全也是重要的競爭條件,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也因為產品品項齊全,具備國際競爭力。
隨著汽車新世代來臨,車廠積極發展電動車,同時供應鏈體系也因應車廠的需求,加快發展供應電動車需求的相關零組件,既有車款的零組、模具與設備的備料留存形成相當大的負擔,台灣汽車零組件因而獲得更大的商機。零組件廠指出,車廠來台下單,對於老車的供應成本有效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