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貨櫃航運業評等展望出現分歧 將有三風險

2021/09/08 | By 經濟日報

中華信評昨(7)日報告指出,在強勁出口需求的帶動下,未來一年台灣企業的信用結構實力進一步提升,不過貨櫃航運業者與航空公司的評等展望出現分歧,未來也將面臨三大風險,特別是航運目前積極出資造船,一旦塞港情況改善,供給過剩的風險會提高。

中華信評今日公布「產業分析:全球復甦與高科技需求推升台灣企業的獲利至新高」的報告,挑選的台灣前 50 大企業中,近半數為科技公司,其次為大宗化學品公司。

其中,貨櫃航運業者與航空公司評等展望出現分歧,中華信評指出,貨櫃航運業者與航空公司面臨三大風險,包含全球疫苗接種速度緩慢,加上確診人數再度驟升、航空業者的借款槓桿可能會進一步轉弱、航運業者積極的資本支出。

中華信評表示,在歐美經濟加速復甦、國際貿易量提升與塞港等問題下,今年運價費率高漲,也為貨櫃航運業者的獲利能力提供支撐,不過,今年運價飆漲並非缺船缺貨櫃,而是因為港口週轉效率變低,但目前台灣業者大舉造船,雖然今明年的獲利現金流是可以支撐航運的資本支出,但一旦塞港問題改善,以交船的時程來看,未來3-5年供給過剩的風險會提高。

而航空業的部分,由於空運服務並不能完全抵銷旅客運輸量恢復延遲所造成的影響,加上國內的機組員隔離措施可能會使航空業者所能提供的運能受限,旅客運輸量恢復速度緩慢可能會使航空業者的疲弱表現延長至2022 年。

中華信評分析師許智清表示,今年前 50 大企業的信用結構自 2020 年檢視以來略微增強,主要為遠距辦公與學習推動對台灣企業所擅長的電子產品的強勁需求,疫情引起的消費變化也帶動了電子商務與其他業務的成長。

中華信評認為,由於疫苗接種計畫對已開發市場的需求復甦帶來了正面的影響,台灣大型企業的獲利能力與現金流量將維持在接近目前新高的水準,並持續至 2022 年上半年。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路透
圖檔來源:聯合報系/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