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運汽車二林電巴園區7日動土 從台灣駛向全球
2023/05/09 | By 經濟日報全球電動車產業快速發展,特斯拉、比亞迪超前業界,但台灣有機會在電動巴士後來居上。成運汽車昨(7)天,舉行成運二林電巴產業園區動土,面積達20公頃,預定2024年底完工,將年產KD件2萬輛、CBU整車6千輛,規模為亞洲非紅色供應錬中最大。
成運董事長吳定發致詞表示,二林電巴園區結合上下游供應鏈與自動化智慧生產線,晉身全球電動巴士主要供應鏈,將創造5,000億產值。成運已與國內外供應鏈建立夥伴關係,包括國泰、緯創、大同、台塑及起而行、飛宏等47家本土企業對接,日本東芝、兩備控股代表7 日也專程來台祝賀。
成運汽車2003年成立,紮根台灣、放眼世界,現有屏東廠主要生產燃油車,未來重心放在二林廠,生產中小型與城際電巴。車輛排碳占比高達16 %,一旦全面電動化,有助於2050淨零。總經理忠錫表示,成運已與日本、印度、新加坡簽定合作協議,將成為全球電巴主要供應地。
由電動車朝智慧物流系統邁進是長程目標,商機無限大,商用車、校車、垃圾車、中小型巴士、貨車、物流車等都是。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政府規劃綠色運輸藍圖,年底電巴將達2,300部,2030年實現100%電動化,合計需求量1,4500輛。台灣更應放眼國際,總統府資政沈榮津表示,美國光是校車需求就有50萬,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為7,000多億美元,2040年將成長至2.4兆美金。希望推動公務車全面電動化,政府採購來支持產業發展。
經濟部部長王美花表示,油車的關鍵是引擎,台灣有強大的電子電機產業,是發展電車的優勢,未來可以打國際盃;全世界可做電巴的廠商不多,加上資安的考量,台灣很有機會創造互利互贏。
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代表蔡英文總統出席表示,2020年經濟部推動為期3年的電巴示範計畫,當時他擔任交通部長,希望10年創造5.6萬個工作機會,進而進軍全世界。他肯定成運更完整的布局,是模範生也是國家隊領頭羊,期待台灣繼半導體之後,電動車成為另一座護國神山。
彰化縣長王惠美4月才參加台塑新智能動土,她當天出席成運汽車動工時強調,彰化是傳產業重鎮,可供應5成以上汽車零件,群聚加上在地供應,可帶來更大的運輸減碳效益。二林產業園區目前聯外交通有二林大道連接北斗交流道,擔心未來更多企業進駐塞車,呼籲加速彰南捷運的建設。
成運電巴園區5月7日動土,冠蓋雲集。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資政沈榮津、經濟部長王美花、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國科會副主委陳宗權、彰化縣長王惠美、議長謝典林、立委謝衣鳯、黃秀芳、二林地區民代與貴賓等貴賓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