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con
cens logo

亞洲製造業景氣 普遍低迷 台灣、南韓6月PMI均低於榮枯線

2025/07/02 | By 經濟日報

由於美國關稅不確定性導致需求低迷,亞洲許多國家6月製造業景氣持續萎縮,對該區經濟成長展望而言是一大警訊,也凸顯各國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的迫切性。

標普全球1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台灣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5月的48.6降至47.2,南韓上升至48.7,雙雙低於代表景氣榮枯線的50。日本6月製造業PMI終值從5月的49.4升至50.1,是製造業活動13個月以來首度擴張,但整體需求持續疲弱,新訂單呈現萎縮。

各國製造業PMI走勢
各國製造業PMI走勢

印度6月製造業PMI從前一個月的57.6升至58.4,站上14個月高點,成為一大亮點,原因是國際銷售大幅成長,這也帶動印度寫下史上規模最大人力招聘紀錄。中國大陸6月財新製造業PMI從5月的48.3升至50.4,高於官方的49.7;印尼製造業PMI從47.4降至46.9,表現比鄰近國家都來得糟,越南製造業PMI也跌入更深萎縮區間,馬來西亞製造業PMI則微幅上升至49.3。

亞洲經濟體製造業景氣普遍低迷,凸顯決策官員面臨的挑戰。分析師認為,與美國的貿易協商陷入停滯、全球需求可能持續轉弱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黯淡無光,可能持續壓抑亞洲製造業活動。

彭博經濟研究經濟學家曲天石說:「中國大陸6月財新製造業PMI跳升反映美中關稅休兵帶來的效益,但就業和原料庫存指標相對疲弱,這意味生產商仍對停火期8月中旬結束後的不確定性感到憂心。」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市場經濟學家坦登表示,基於亞洲製造業表現普遍疲弱,決策官員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提振經濟成長。坦登說:「隨著經濟成長憂慮蓋過通膨憂慮,我們認為亞洲央行大多會繼續寬鬆貨幣政策,而且力道會比大多數分析師預期來得大。」

相較之下,歐洲製造業活動持續浮現回穩跡象,歐元區6月製造業PMI微幅上升至49.5,是2022年8月以來最高水準。

從國家來看,愛爾蘭6月製造業PMI登上37個月高點,希臘、西班牙及荷蘭PMI高於50,德國PMI也創下2022年8月以來最高,但仍低於50。